时间: 2025-05-02 15: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5:11
读华陀传
陆游 〔宋代〕
六籍唯残圣道醇,中更秦火不成尘。
华陀老黠徒惊俗,吾岂无书可活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医学经典的惋惜,认为这些经典虽然只剩下六部,但其中的道理依然深刻。而在历史上,秦朝的焚书事件使得许多古籍化为灰烬。华陀的智慧虽被世人所惊叹,但终究无法改变世俗的偏见。我岂是没有书籍可以拯救生命的人呢?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作品情感真挚,风格豪放,尤其擅长抒发家国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文化传承面临危机的时期。陆游作为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诗人,深感古籍和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古代医学典籍的惋惜和对华陀智慧的赞叹。
这首诗通过对古医典籍的沉痛感慨,展现了陆游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开篇的“六籍唯残圣道醇”直接点明诗的主题,表明虽有残存的经典,但其中的道理依然深厚,值得后人推崇。接着提到的“秦火不成尘”,则引入了历史的悲剧,强调了文化的脆弱与易逝。华陀作为古代医学的代表,尽管“老黠”,却在世俗的眼光中显得无能为力,反映了知识与智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局限。最后一句“吾岂无书可活人!”则是一种自问自省,体现了作者对自身知识的自信与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充分表现了陆游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医学知识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偏见的无奈与批判,展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与责任。
诗中提到的六籍指的是哪类书籍?
“华陀”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秦火”指的是什么事件?
陆游的《读华陀传》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两者在语言风格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