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6: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6:37:46
陆游的《读书》原文如下:
放翁白首归剡曲,
寂寞衡门书满屋。
藜羹麦饭冷不尝,
要足平生五车读。
校雠心苦谨涂乙,
吟讽声悲杂歌哭。
三苍奇字已杀青,
九译旁行方著录。
有时达旦不灭灯,
急雪打窗闻簌簌。
倘年七十尚一纪,
墬典断编真可续。
客来不怕笑书痴,
终胜牙签新未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晚年回到剡溪,独自一人生活的情景。虽然年纪已大,但他仍然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诗人形容自己的书房虽然寒冷清寂,但书籍却充满了整个房间。他不再品尝冷饭冷羹,只希望能在一生中读完五车书。为了校对书籍,他心中感到痛苦,吟咏之声中夹杂着悲伤的歌唱与哭泣。那些古老的字迹已经写成,旁边的译本也在不断修订。有时他熬夜到天亮,窗外急雪打击着窗户,发出簌簌的声响。即使到了七十岁,若有机会续写那些已断的典籍,他也不会畏惧别人的嘲笑,心中依然执着于书本,远胜于那些未曾碰过的牙签。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荡,心系国家,作品以爱国情怀著称。一生创作颇丰,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
这首《读书》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蕴含了他心中对书籍和知识的执着追求,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精神状态。
陆游的《读书》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展现了他对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孤独中对知识的追求。诗的开头以“放翁白首归剡曲”引入,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描绘了他在剡溪的生活环境。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书房的情景,虽然孤寂,但书籍的存在让他感到充实。
“藜羹麦饭冷不尝”,表现出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心中只有对知识的渴望。他强调希望能够在一生中读完五车书,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对自身努力的认可。诗中提到的“校雠心苦谨涂乙”,展现了他对书籍的严谨态度,体现了作为一位学者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尤其是在“有时达旦不灭灯”一句中,诗人通过熬夜读书的细节,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最后,诗人表达了即使年纪已高,也不怕别人的嘲笑,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这种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读书》表达了陆游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尽管年纪已高,但他仍然沉迷于书本,体现了对文化、知识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读书》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在诗中,陆游提到的“藜羹麦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达旦不灭灯”表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