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12
原文展示:
静春堂 游子如蜂蝶,纷纷讵识春。 先生静中观,物物寓吾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游子如同忙碌的蜂蝶,纷纷扰扰却不识得春天的真谛。先生在宁静中观察,万物都蕴含着我的仁爱之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静春堂》是他在观察自然时,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游子和自己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仁爱之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游子和先生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游子如同蜂蝶,忙碌而不知春,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而先生在静中观察,万物都蕴含着他的仁爱之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仁爱之道的追求。诗中的“静中观”和“物物寓吾仁”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宁静的生活和对仁爱之心的追求。通过对比游子和先生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仁爱之道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游子”比喻什么? A. 忙碌而无心欣赏春光的人 B. 欣赏春光的诗人 C. 春天的使者 答案:A
诗中的“先生静中观”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B. 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仁爱之心的追求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宁静中观察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