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静春堂》

时间: 2025-05-06 02:56:12

诗句

游子如蜂蝶,纷纷讵识春。

先生静中观,物物寓吾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12

原文展示:

静春堂 游子如蜂蝶,纷纷讵识春。 先生静中观,物物寓吾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游子如同忙碌的蜂蝶,纷纷扰扰却不识得春天的真谛。先生在宁静中观察,万物都蕴含着我的仁爱之心。

注释:

  • 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
  • 蜂蝶:比喻忙碌而无心欣赏春光的人。
  • 纷纷:形容人多而杂乱。
  • 讵识:岂能认识。
  • 静中观:在宁静中观察。
  • 物物:每一个事物。
  • 寓:蕴含。
  • 吾仁:我的仁爱之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静春堂》是他在观察自然时,对人生和社会的一种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游子和自己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仁爱之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游子和先生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游子如同蜂蝶,忙碌而不知春,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而先生在静中观察,万物都蕴含着他的仁爱之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仁爱之道的追求。诗中的“静中观”和“物物寓吾仁”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子如蜂蝶,纷纷讵识春。”:游子如同忙碌的蜂蝶,他们虽然身处春天,却因为忙碌而无法真正欣赏和理解春天的美好。
  • “先生静中观,物物寓吾仁。”:先生在宁静中观察,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他的仁爱之心。这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子比作蜂蝶,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忙碌和无心欣赏春光的状态。
  • 对比:通过游子和先生的对比,突出了先生的宁静和对仁爱之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宁静的生活和对仁爱之心的追求。通过对比游子和先生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仁爱之道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蜂蝶:象征忙碌而无心欣赏春光的人。
  • 静中观:象征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深刻观察。
  • 物物寓吾仁:象征万物都蕴含着仁爱之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游子”比喻什么? A. 忙碌而无心欣赏春光的人 B. 欣赏春光的诗人 C. 春天的使者 答案:A

  2. 诗中的“先生静中观”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B. 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仁爱之心的追求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宁静中观察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山雪中写望 梅花二首 答潘司理 送易从师还金华 怀长吉上人北游 湖村晚兴 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和谢秘校西湖马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恋慕 一决胜负 片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折巾郭 熏香荀令 唯食忘忧 穷兵黩武 龍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包含淘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略知皮毛 校语 中殇 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牵无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