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

时间: 2025-04-26 03:11:19

诗句

腊里逢三白,诗中得数书。

书生真有癖,习气果难除。

更上高楼望,聊将远目舒。

天灾如可弭,冻死未忧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9

原文展示:

腊里逢三白,诗中得数书。书生真有癖,习气果难除。更上高楼望,聊将远目舒。天灾如可弭,冻死未忧余。

白话文翻译:

在腊月里遇到了三次雪,我在诗中记录了这些。书生真的有癖好,这种习惯果然难以改掉。我再上高楼眺望,暂且舒展我的远望之目。如果天灾能够消除,即使冻死也不担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里:指农历十二月,即腊月。
  • 三白:指三次雪。
  • 书生:指读书人,诗人自指。
  • 癖:习惯,嗜好。
  • 习气:习惯,习性。
  • 更上高楼:再次登上高楼。
  • 远目舒:舒展远望的目光。
  • 天灾:自然灾害。
  • 弭:消除。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冬季,连续下了三次雪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冬季,连续下了三次雪后所作。诗人通过记录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对天灾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腊月里遇到的三次雪,并通过“书生真有癖,习气果难除”表达了诗人对记录自然现象的执着。诗中的“更上高楼望,聊将远目舒”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两句“天灾如可弭,冻死未忧余”则透露出诗人对天灾的担忧,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失乐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腊里逢三白:在腊月里遇到了三次雪。
  2. 诗中得数书:我在诗中记录了这些。
  3. 书生真有癖:书生真的有癖好。
  4. 习气果难除:这种习惯果然难以改掉。
  5. 更上高楼望:我再上高楼眺望。
  6. 聊将远目舒:暂且舒展我的远望之目。
  7. 天灾如可弭:如果天灾能够消除。
  8. 冻死未忧余:即使冻死也不担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腊里逢三白,诗中得数书”中的“腊里”与“诗中”,“逢三白”与“得数书”形成对仗。
  • 比喻:“天灾如可弭”中的“如”字暗示了一种比喻,将消除天灾比作可能的事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以及对天灾的担忧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腊里:冬季的寒冷。
  • 三白:雪的纯洁和美丽。
  • 高楼:远望的视野和心境。
  • 天灾:自然灾害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白”指的是什么? A. 三次雪 B. 三种白色 C. 三本书 答案:A

  2. 诗人为什么“更上高楼望”? A. 为了逃避天灾 B. 为了舒展远望之目 C. 为了记录更多的诗 答案:B

  3. 诗中的“天灾如可弭”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天灾的恐惧 B. 诗人对消除天灾的希望 C. 诗人对天灾的无所谓态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国家的担忧。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二十八日雪二十九日未已赋诗凡五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同赋山居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铁字 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内外有别 双人旁的字 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洿辱 冁然而笑 殳字旁的字 贫嘴滑舌 打凤牢龙 尢字旁的字 昏迷不省 五结尾的成语 温明 需铨 得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