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

时间: 2025-04-22 15:46:01

诗句

误笔犹能作牸牛,信知书画本同流。

不惟下笔苏仙似,更似斯人不可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46:01

原文展示:

误笔犹能作牸牛,信知书画本同流。不惟下笔苏仙似,更似斯人不可求。

白话文翻译:

即使笔误也能画出母牛,确实知道书画本是同源。不仅下笔有苏轼的风范,更像是那难以企及的人物。

注释:

  • 误笔:指笔误或不经意间的创作。
  • 牸牛:母牛。
  • 书画本同流:指书画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 苏仙:指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以其书画艺术闻名。
  • 斯人不可求:指这样的人物难以找到或达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观赏徐复州家的书画作品后有感而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赏,以及对徐复州书画技艺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徐复州书画技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书画艺术同源性的认识。首句“误笔犹能作牸牛”展示了徐复州的技艺之高超,即使在不经意间也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第二句“信知书画本同流”强调了书画艺术的内在联系,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后两句则通过将徐复州的技艺与苏轼相比,进一步突出了徐复州的艺术成就,并表达了对这样高超技艺的敬佩和难以企及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误笔”与“牸牛”的对比,展示了徐复州技艺的非凡。
  • 第二句“信知书画本同流”是对书画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
  • 后两句通过与苏轼的比较,突出了徐复州的艺术地位和成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徐复州的技艺比作苏轼,突出了其艺术水平。
  • 对仗:诗中“误笔”与“牸牛”,“苏仙似”与“不可求”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书画艺术同源性的认识和对徐复州技艺的赞美。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高超艺术成就的敬佩和难以企及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误笔”与“牸牛”:展示了技艺的高超和创作的随意性。
  • “书画本同流”:强调了书画艺术的内在联系。
  • “苏仙似”与“不可求”:通过与苏轼的比较,突出了徐复州的艺术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误笔犹能作牸牛”说明了什么? A. 徐复州的技艺高超 B. 书画艺术的不同 C. 苏轼的技艺 D. 书画艺术的同源性
  2. “信知书画本同流”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A. 书画艺术是不同的 B. 书画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C. 书画艺术是独立的 D. 书画艺术是分开的
  3. 诗中提到的“苏仙”是指谁? A. 苏轼 B. 苏辙 C. 苏洵 D. 苏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苏轼的《赤壁赋》和赵蕃的其他诗作,如《秋怀》等。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轼的《赤壁赋》和赵蕃的《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分析两位诗人在书画艺术上的不同见解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苏轼全集》、《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戊戌仲冬九日陈其年初过塞庐宴集即席限韵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四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 其三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便桥泊舟 文昭园闻提壶有感 虎丘寺 哀时命 晚景游泛怀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挨西问 州壤 仲吕 鼠盗狗窃 飞滚 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瓦字旁的字 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红粉青蛾 光前启后 亠字旁的字 窒息 气字旁的字 剚腹 彐字旁的字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