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5:05
美人脉脉临风倚,阑干夕阳如诉。
叶病成红,花啼有泪,总是者般凄楚。
谁教延伫。但蹙损双蛾,蕴愁难吐。
湿透罗巾,抱琴背立甚情绪。
伤心料他无数。道沧桑影事,侬能记取。
故国残灰,芜城宿草,旧梦重重尔许。
知音未遇。便弹向空山,寂无人处。
死尽南风,一声声更苦。
美人依靠在风中,倚着栏杆,夕阳像在诉说着什么。
叶子因病而变红,花儿啼哭着流泪,这一切都是如此凄楚。
是谁让人久久驻足?眼眉微蹙,心中愁苦难以言表。
罗巾湿透,手抱琴立在背后,心中情绪万千。
伤心的人大概有数不胜数。谈起沧桑的影事,你能记得多少?
故国的残灰,荒芜的城市,宿草丛生,旧梦缠绕不断。
知音难遇。于是我弹向空山,那里无人倾听。
南风已死,声声更显得苦涩。
“知音”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源自春秋时期的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高燮(?—约1760年),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忧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社会风貌,表达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齐天乐 题哀蝉沧桑红泪词后》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开篇以“美人脉脉”引入,似乎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阑干夕阳如诉”却暗示着一种无奈和惆怅。接下来的几个句子,通过“叶病成红、花啼有泪”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哀伤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反复提及的“伤心”和“愁苦”,如同一根无形的线索,贯穿整首词作。尤其是“湿透罗巾”,不仅是对眼泪的描绘,更是对诗人情感的深刻体现。最后几句“知音未遇,便弹向空山”,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理解和共鸣的无奈,空山的寂静与南风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深切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叶病成红”是形容什么?
A. 美丽的景象
B. 自然的悲哀
C. 夕阳的美丽
答案:B
“知音未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渴望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绝望
答案:A
诗中“湿透罗巾”代表了什么?
A. 对生活的满足
B. 情感的宣泄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