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西城登高》

时间: 2025-05-02 20:50:30

诗句

拓开眼界白云乡,老去登高兴转狂。

更上一层如世外,闲思千载几斜阳。

人歌人哭分三处,半醉半醒合两忘。

脚下游人还指点,白头几个是仙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30

原文展示:

九日西城登高
作者: 钱陆灿 〔清代〕

拓开眼界白云乡,
老去登高兴转狂。
更上一层如世外,
闲思千载几斜阳。
人歌人哭分三处,
半醉半醒合两忘。
脚下游人还指点,
白头几个是仙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开阔了视野如同置身白云之乡。随着年岁的增长,登高的兴致愈发狂热。再上一层台阶,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悠闲地思索着过去千年的岁月,映照着斜阳的余晖。人间的欢歌与哭泣各自分散在三处,微醉与清醒之间恍惚交融。脚下的游人指指点点,白发人中间,几人看起来像是神仙。

注释:

  • 九日: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有登高的习俗。
  • 白云乡: 比喻一个理想化的仙境。
  • 老去: 指年纪渐长。
  • 如世外: 指超脱世俗的境地。
  • 千载: 千年,形容时间的漫长。
  • 斜阳: 夕阳西下,象征着晚年或人生的暮期。
  • 人歌人哭: 指人间的欢乐与悲伤。
  • 仙郎: 指看起来像仙人的白头老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陆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借登高的习俗,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诗人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及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西城登高》通过描绘登高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便以“拓开眼界白云乡”引入,展现了高处的开阔视野,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登高的兴致愈发强烈,反映了人到老年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思考。

“更上一层如世外”一句,描绘了在高处的恍惚感,仿佛进入了一个脱离世俗的仙境,这种超然的情感使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闲思千载几斜阳”,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斜阳映照着人生的暮期,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人歌人哭分三处,半醉半醒合两忘”,这两句展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释然。最后“脚下游人还指点,白头几个是仙郎”,将视线拉回到现实,白头的老人如同神仙般存在,诗人透过他们,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高处的追寻与对世俗的超脱,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拓开眼界白云乡: 开阔眼界,仿佛置身于白云缭绕的仙境,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美景。
  2. 老去登高兴转狂: 随着年岁的增长,登高的乐趣愈加强烈,表现出老年人的热情。
  3. 更上一层如世外: 再往高处走,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外桃源,象征着对超脱的渴望。
  4. 闲思千载几斜阳: 悠闲地思考千年的时光,映照出夕阳的余晖,带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人歌人哭分三处: 人间的欢乐与悲伤似乎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一种无奈。
  6. 半醉半醒合两忘: 微醉与清醒交融在一起,表达对世事的淡然。
  7. 脚下游人还指点: 脚下的游人指指点点,反映出对景色的热议与交流。
  8. 白头几个是仙郎: 白发苍苍的老人像神仙般存在,暗示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对人生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云乡”隐喻理想的生活境界。
  • 对仗: “人歌人哭”与“半醉半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 “斜阳”象征着人生的晚期,蕴含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登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 象征理想生活、超然的境界。
  • 高处: 代表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 斜阳: 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末期。
  • 游人: 反映人间的繁华与世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日西城登高》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钱陆灿
    D. 白居易

  2. 诗中“更上一层如世外”所表达的意境是? A. 现实的困扰
    B. 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C. 追求财富
    D. 对过去的怀念

  3. “人歌人哭分三处”这句表达了什么? A. 人间的欢乐与悲伤各自存在
    B. 大自然的美丽
    C. 诗人的孤独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诗词对比:

  1. 《登高》: 杜甫在《登高》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眷恋,两者皆通过登高这一行为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的诗中同样涉及到重阳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诗词集《清代诗人作品选》
  • 研究文章《清代诗歌中的人生哲学》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送王伯AA28守虢 瓶笙诗?并引? 江郊 陈季常见过三首 再游径山 残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谒金门·秋夜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谓之鸡笼山,予更名独秀峰。今复过之,戏留一绝 次韵送徐大正 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龙风虎 黽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二意 高不可登 隐开头的成语 甲马营 母字旁的字 诗庭之训 宗结尾的成语 位尊贱隔 一谷不升 包含聒的词语有哪些 旃席 新中华报 提土旁的字 无可辩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