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13
和仲良分送柚花沉
作者:杨万里 〔宋代〕
锯沉百叠糁琼英,一日三薰更九烝。
却悔香成太清绝,龙涎生妒木犀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柚花的深情与惋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柚花的香气如同琼英般珍贵,每天都能嗅到三次,每次都能感受到更浓烈的香味。然而,作者却为这种香气的绝妙而感到惋惜,认为这种香气似乎与身边的木犀形成了对比,甚至引起了龙涎的嫉妒情绪。
“龙涎”指的是一种珍贵的香料,而“木犀”则是一种常见的香花,二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珍稀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诗中提到的香味,象征着美好与高贵,但同时也引发了嫉妒,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多描绘山水、田园和生活,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柚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柚花为主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其香气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前两句用“锯沉百叠糁琼英”形象地描绘了柚花的芬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嗅觉冲击,仿佛能够闻到那扑面而来的清香。而“一日三薰更九烝”则通过时间的叠加,进一步强调了香气的持久与浓烈。
然而,诗人在享受这种香气的同时,内心却生出了一丝惋惜,因其香气“太清绝”,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不可得。“龙涎生妒木犀憎”一语则揭示了自然界中各种香气的相互竞争,抒发了对美的嫉妒和对生活中独特瞬间的珍惜。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整首诗更具深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对失去时光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柚花香气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D) 白居易
“龙涎生妒木犀憎”中,木犀代表了什么?
A) 嫉妒
B) 常见的香气
C) 高贵的香料
D) 自然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百叠”主要形容什么?
A) 柚花的花瓣
B) 柚花的香气
C) 柚花的颜色
D) 柚花的形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和仲良分送柚花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前者更侧重香气的细腻与珍惜,而后者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全貌与心境的宁静。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