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37
原文展示:
折枝海棠 杨维桢 〔元代〕 金屋银釭照宿妆,一枝分得锦云乡。 梅郎底事多馀恨,怪杀珊瑚不肯香。
白话文翻译:
金屋中的银灯照亮了夜晚的妆容,一枝海棠从锦云般的乡土中分得。 梅花郎为何有如此多的遗憾,怪那珊瑚不肯散发香气。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观赏海棠花时,借花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某个夜晚观赏海棠花时所作,通过海棠花的美丽和梅花的遗憾对比,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遗憾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和珍贵。首句“金屋银釭照宿妆”,用金屋和银灯来形容夜晚的华丽和明亮,衬托出海棠花的娇艳。第二句“一枝分得锦云乡”,将海棠花的来源比喻为锦云般的乡土,增加了其神秘和高贵的色彩。后两句通过梅花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拥有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象征,传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遗憾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金屋银釭”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居室和明亮的灯光 B. 金色的屋子和银色的灯 C. 金色的装饰和银色的灯具 D. 金色的屋子和银色的装饰
诗中的“锦云乡”形容的是什么? A. 海棠花的美丽 B. 海棠花的来源 C. 海棠花的颜色 D. 海棠花的香气
诗中的“梅郎底事多馀恨”表达了什么? A. 对海棠花的喜爱 B. 对海棠花的遗憾 C. 对梅花的喜爱 D. 对梅花的遗憾
诗中的“怪杀珊瑚不肯香”中的“珊瑚”指的是什么? A. 海棠花 B. 梅花 C. 珊瑚石 D. 珊瑚树
答案:1. A 2. B 3. D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