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22:13
原文展示
西溪溪口东冈道,杨柳阴阴春欲老。
花间系马我曾来,红雨伤春迹如扫。
美人劝我金色浆,玉台赠以盘龙宝。
愿作西溪一水鱼,趁尔容颜为余好。
城南将军同醉倒,殡宫今已生春草。
白话文翻译
在西溪的溪口东冈道上,杨柳成荫,春天即将过去。
我曾在花丛中系马而来,落花如雨,伤感的春景仿佛被扫去。
美人劝我饮下金色的酒浆,玉台上赠给我盘龙宝物。
我愿成为西溪中的一条鱼,只为欣赏你的容颜。
城南的将军与我一同醉倒,他的墓地如今已长满春草。
注释
- 西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 东冈道:东边的山冈小道。
- 杨柳阴阴:形容杨柳茂密,树荫浓重。
- 春欲老:春天即将结束。
- 红雨:比喻落花。
- 金色浆:指美酒。
- 玉台:华美的台子,这里指美人所在的地方。
- 盘龙宝:珍贵的宝物,形状似龙。
- 殡宫:指墓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维桢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回忆过往与美人相会的情景,同时感慨时光流逝和友人的离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溪春景和与美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诗中“杨柳阴阴春欲老”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又隐喻了时光的流逝。“红雨伤春迹如扫”则进一步以落花喻示春光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后两句通过对美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溪溪口东冈道:点明地点,西溪的溪口东冈道上。
- 杨柳阴阴春欲老:描绘杨柳茂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
- 花间系马我曾来:回忆过去在花丛中系马而来的情景。
- 红雨伤春迹如扫:以落花喻示春光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 美人劝我金色浆:美人劝诗人饮酒,金色浆指美酒。
- 玉台赠以盘龙宝:美人在玉台上赠给诗人珍贵的宝物。
- 愿作西溪一水鱼:表达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趁尔容颜为余好:希望永远欣赏美人的容颜。
- 城南将军同醉倒:回忆与友人共醉的情景。
- 殡宫今已生春草:友人的墓地已长满春草,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雨”比喻落花,“金色浆”比喻美酒。
- 拟人:如“春欲老”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杨柳阴阴春欲老”与“花间系马我曾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美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和生命。
- 红雨:象征落花和春光的短暂。
- 金色浆:象征美酒和欢乐时光。
- 盘龙宝:象征珍贵和美好。
- 春草:象征生命和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雨”比喻的是什么?
A. 落花
B. 雨水
C. 血
D. 酒
- 诗人愿作西溪一水鱼的原因是什么?
A. 为了自由
B. 为了欣赏美人的容颜
C. 为了逃避现实
D. 为了寻找宝物
- 诗中提到的“城南将军”是指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诗人的亲人
D. 诗人的老师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诗作,如《铁崖诗集》中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与杨维桢的其他诗作对比,如《铁崖诗集》中的作品,可以发现其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共通之处。
- 与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对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全部诗作,可以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