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

时间: 2025-04-27 18:49:35

诗句

论文倾满座,嗜酒见天真。

旧惬李君驭,今怀王翰邻。

欢情知老大,诗话僧清新。

莫作悬车念,滔滔且问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35

原文展示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论文倾满座,嗜酒见天真。
旧惬李君驭,今怀王翰邻。
欢情知老大,诗话僧清新。
莫作悬车念,滔滔且问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新年时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提到,饮酒作诗的情景让人感到无比真诚与自然。回忆起与李君的往日欢愉,现在却又想起了王翰的邻居。年纪虽大,但欢愉的情感依旧存在,诗句之间的交流让人感到清新。最后一句劝诫大家,不要过于沉迷于过去的烦恼,而是应当随着时代的潮流,去寻求新的乐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论文:指诗词、文章。
  • 倾满座:形容酒席上的欢快气氛。
  • 嗜酒:爱好喝酒。
  • 李君:李白,著名的诗人。
  • 王翰:王翰,古代诗人,以诗名而著称。
  • 欢情:欢乐的心情。
  • 老大:年纪大。
  • 僧清新:指清新的诗句,可能暗喻某位僧人的诗才。
  • 悬车念:比喻对过去的忧虑或思索。
  • 滔滔:形容水流的声音,这里引申为不断的交流。
  • 问津:询问水流的去向,象征探求新的方向。

典故解析

  • 李君驭王翰邻:提及两位历史著名诗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
  • 悬车念:可能出自古代传说,表示对过去的思虑和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少见,但在诗词创作上有其独特的风格,常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新年之际,反映了诗人在欢庆节日时的思绪与感慨,兼有对过去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结构,字句之间的流畅与韵律感让整首诗显得格外生动。诗中通过对酒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沉浸于诗酒之间的洒脱与自在,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提到李白与王翰,展示了诗人对古代名家的追慕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诗歌交流的向往。诗的尾声提到的“莫作悬车念”,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求新的生活和乐趣。整首诗在欢愉之中蕴含着对时光的思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论文倾满座:酒席上满载着诗情,气氛热烈。
  • 嗜酒见天真:饮酒使得人们的真性情得以流露。
  • 旧惬李君驭:过去与李白相处的快乐使人怀念。
  • 今怀王翰邻:如今又想起王翰,思绪回旋。
  • 欢情知老大: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能感受到欢乐的情感。
  • 诗话僧清新:与人交流诗句,感觉清新脱俗。
  • 莫作悬车念:不要再思考过去的烦恼。
  • 滔滔且问津:随波逐流,去追问新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比作真情的流露。
  • 对仗:如“论文倾满座,嗜酒见天真”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未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放松与真诚的交流。
  • :代表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
  • 老大:象征人生的历程与时间的流逝。
  • 欢情: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君”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2. “莫作悬车念”中的“悬车”是什么意思?
    A. 追忆
    B. 忧虑
    C. 欢乐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伤感
    B. 怀旧
    C. 热爱生活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王翰的作品: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对酒与友情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豪放,而王翰的诗则显得更为清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白全集》
  • 《王翰诗集》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韩元吉的《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并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扁舟 长路 江行望会稽诸山 钓台 其二 钓台 其一 郊行雨 郊行 郊行 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烟霞痼疾 止字旁的字 山区 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俭恪 强人所难 页字旁的字 左开头的成语 包含雒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兔死犬饥 亨泰 吃一堑,长一智 鼻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器小易盈 众难群移 作止语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