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2:24
次韵张晋彦书事
作者:韩元吉 〔宋代〕
举贡诸兄事孔方,
平生学易问归藏。
渐欣过客知吾懒,
未怪小儿如我长。
鹤怨猿惊成底事,
乌踆兔蹶自奔忙。
便须耳热追行乐,
更拟心斋得坐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他提到向朋友们请教关于《易经》的事情,表达自己对学问的渴望与追求。在与过客的交往中,他逐渐欣喜于他们对自己懒散生活的理解,不再感到被指责。诗中提到的鹤与猿,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惑与不安,而奔忙的乌鸦与兔子则反映出世俗生活的急促。最后,诗人希望能热心追求快乐,并追求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忘我状态。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子明,号云溪,宋代人,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与友人交流后,感受到生活的懒散与追求快乐的心情而写成的。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学问的追求。
这首诗以闲适的口吻深入探讨人生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头两句提及对孔方(《易经》)的研究,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随后的句子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懒散态度,似乎在与世俗的繁忙形成对比。鹤与猿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孤独与不安,而乌鸦与兔子则揭示了生活的急促和纷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快乐的追求,强调了在忙碌中也要找到乐趣与内心的宁静。这种心境的转换,从对生活的懒散反思,到希望追求快乐,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轻松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快乐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鹤与猿)、拟人(鹤怨、猿惊)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孔方”指的是哪个经典?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耳热”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