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49
毛平仲挽词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奥学穷千古,奇文擅两都。
功名一杯酒,身世五车书。
未奏扬雄赋,长怀仲举舆。
溪塘岩下水,岂羡石为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毛平仲的哀悼与追思。诗人认为,毛平仲在学术上追求至高无上的境界,所写的文章在京城中独树一帜。他的人生就如一杯酒,功名利禄一饮而尽,而他的身世知识却可用五车书来形容。虽然没有机会像扬雄那样发表雄文,但他内心深处仍怀有对仲举(指司马相如)的崇敬之情。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溪水在岩石下流动,表达了对石头的羡慕,暗含对平仲不被世人所重视的感慨。
韩元吉,字克诚,号仲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反映其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这首诗是韩元吉为毛平仲所作的挽词,表现了对毛平仲的悼念。毛平仲是一位才华横溢但未被重视的学者,诗中通过对比其学识与社会地位的落差,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才华未被重用的惋惜。
这首《毛平仲挽词二首》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现,展现了韩元吉对毛平仲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奥学”和“奇文”的描绘,展现了毛平仲在学术和文学上的非凡成就,突显了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接下来的两句,诗人用“功名一杯酒”的比喻,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成就之间的矛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句,诗人以“溪塘岩下水”与“石为渠”的意象,深刻表达了对毛平仲命运的感慨与同情。溪水在岩石下流淌,象征着在社会的压力下,真正的才华和理想往往难以实现。通过这样的意象,韩元吉不仅悼念了毛平仲,更为所有未能被社会所重视的才华者发声,流露出一种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宋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深度,是一首值得深思的挽词。
整首诗通过对毛平仲的追悼,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未被重视的才华的同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思考。
“功名一杯酒”中“杯酒”意指:
A. 饮酒的快乐
B. 功名的短暂
C. 酒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仲举”是指:
A. 司马光
B. 司马相如
C. 司马迁
诗人对毛平仲的态度是:
A. 赞美
B. 讽刺
C. 轻视
答案:
通过对比可见,韩元吉的作品在情感深度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上有其独特之处,值得读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