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48
海天一阁,是当年宰相和戎之地。敌国重排胭脂阵,输了严疆千里。红豆春生,白苹秋老,忽忽廿年矣。鸡鸣风雨,唤来难醒春梦。回首故国江山,灿然如绣,却付儿曹戏。海上鱼龙方曼衍,室里沉沉死气。吴市吹箫,燕都屠狗,空想其人耳。长歌斫地,目中安有余子。
在浩瀚的海天之间,有一座阁楼,这是当年宰相与敌国和谈的地方。敌国又一次重整阵容,然而却失去了千里疆土。红豆在春天生长,而白苹在秋天凋零,转眼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鸡鸣和风雨,唤醒了我那难以清醒的春梦。回首故国的江山,灿烂如同绣品,却只能让儿孙们玩弄。大海上的鱼龙在悠然自得,屋内却弥漫着沉沉的死气。吴市传来箫声,燕都则在屠狗,徒然想象那个人的声音。长歌一曲,击打大地,我的眼中又有什么余子呢?
马叙伦(1883年-1967年),字宗翰,号竹韵,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曾任职教书育人。马叙伦的诗风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
此诗写于辛亥年间,作者在游历到马关春帆阁时,感慨往昔与国家的命运,借古喻今,表达对国家沧桑变迁的深刻感受。
马叙伦的《百字令·马关春帆阁》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马关春帆阁这一历史场所,象征着当年国与国之间的和谈和冲突。开篇即点明阁楼的历史地位,紧接着描绘敌国的强势与我方的失落,体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红豆春生,白苹秋老”,诗人在这里用植物的生长与衰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二十年的回忆如同梦幻般模糊而又真实,与现实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鸡鸣风雨”暗示着不安的时局,而“回首故国江山,灿然如绣”则表达出对故国美好景象的怀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吴市的箫声与燕都的屠狗,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长歌斫地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与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深思,展现了马叙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历史与命运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复杂情感。
诗中“海天一阁”指的是哪个历史地点?
“鸡鸣风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红豆”象征着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