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百字令 月夜同人过雨香精舍》

时间: 2025-05-04 05:58:43

诗句

猛然深省,早钟声歇处,半窗冷月。

四壁跫吟欺我梦,一盏青灯明灭。

淡泊谁怜,萧疏已极,独自心悲咽。

同人引去,蓦见三幡齐列。

问道清净旃檀,常年极乐,匝地优昙钵。

说不尽轮回转眼,敢问诸天菩萨。

摄足和南,肃衣参礼,解脱浮生结。

更无挂碍,两堂何用饶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43

诗词名称: 百字令 月夜同人过雨香精舍
作者: 范邃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猛然深省,早钟声歇处,半窗冷月。
四壁跫吟欺我梦,一盏青灯明灭。
淡泊谁怜,萧疏已极,独自心悲咽。
同人引去,蓦见三幡齐列。
问道清净旃檀,常年极乐,匝地优昙钵。
说不尽轮回转眼,敢问诸天菩萨。
摄足和南,肃衣参礼,解脱浮生结。
更无挂碍,两堂何用饶舌。


白话文翻译:

猛然间我深思,早晨的钟声已经停止,透过半扇窗户只见一轮冷月。
四壁的脚步声似乎在欺骗我的梦境,灯下的青灯忽明忽灭。
淡泊的生活谁来怜惜,萧条的景象已经到了极点,我独自心中悲哀。
同伴们离去,突然看到三面幡旗齐齐竖立。
我问道:“清净的旃檀,常年安乐,遍地的优昙花,究竟何在?”
说不完的轮回转瞬即逝,敢问诸天的菩萨。
我收起双足,整衣参礼,希望解脱人世间的羁绊。
再无挂碍,两堂之间何必多言。


注释:

  • 深省:深思熟虑。
  • 钟声:指早晨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跫吟:轻微的脚步声。
  • 青灯:青色的油灯,常见于书房或夜间读书。
  • 淡泊:形容心境清淡,不追求名利。
  • 萧疏:形容环境的冷清和荒凉。
  • 优昙钵:佛教中的优昙花,象征清净和善缘。
  • 轮回:指生死轮回的过程。
  • 解脱:指摆脱烦恼与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佛教思想的倾向,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月夜,伴随着雨声,诗人思考人生的无常与轮回,反映出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死哲学的探讨。诗人在此背景下感受到孤独与淡泊,表达了对于人世间纷扰的释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 月夜同人过雨香精舍》通过描写一个雨夜的月色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人生的深思。开头几句“猛然深省,早钟声歇处,半窗冷月”,让人感受到夜的静谧与内心的沉重。诗人在冷月下,仿佛被四壁的回声所包围,虚幻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令人倍感孤独。

接下来的“淡泊谁怜,萧疏已极,独自心悲咽”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悲伤。此时,思念的同伴已离去,眼前的三幡齐列,似乎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着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

“问道清净旃檀,常年极乐,匝地优昙钵”,这几句又将诗人的思考转向了佛教哲理,表达出对永恒与安宁的渴望。诗人在此尝试寻找一种解脱的方式,向诸天菩萨请教,表明他对轮回和解脱的思考。

结尾的“更无挂碍,两堂何用饶舌”则是对世俗烦恼的彻底释然,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态度。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猛然深省:突如其来的思考,表明诗人对生活的反思。
  2. 早钟声歇处,半窗冷月:钟声的停止与冷月形成对比,营造了孤独的氛围。
  3. 四壁跫吟欺我梦:四周的声音干扰了梦境,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4. 一盏青灯明灭:灯光的闪烁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
  5. 淡泊谁怜:表达了对淡泊生活的无奈与孤独。
  6. 萧疏已极,独自心悲咽: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悲伤交相辉映。
  7. 同人引去,蓦见三幡齐列:同伴的离去使得诗人感受到孤独,三幡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8. 问道清净旃檀:追求安宁与平静的心态。
  9. 说不尽轮回转眼:对生死轮回的感慨与无奈。
  10. 敢问诸天菩萨:向佛教信仰求解。
  11. 摄足和南,肃衣参礼:整装以礼,表示对信仰的尊重。
  12. 解脱浮生结:愿望是摆脱世俗的束缚。
  13. 更无挂碍:达到心灵的解脱。
  14. 两堂何用饶舌:人生中的纷扰与言语皆可抛却。

修辞手法:

  • 对比:如“钟声歇处”与“冷月”的对比,突显孤独感。
  • 拟人:将墙壁的脚步声拟人化,表现内心的焦虑。
  • 象征:三幡、青灯等意象象征着对理想与清净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场景的描绘,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以及对解脱与安宁的渴望。诗人在思索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表达了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思考。
  • 青灯:代表生命的无常与暗淡。
  • 三幡: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存在与理想。
  • 优昙钵:象征佛教的清净与安乐。
  • 轮回:生命与死亡的循环,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光明
    B. 生命的无常
    C. 友情的温暖

  2. “淡泊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生活的满足
    B. 孤独的无奈
    C. 友谊的珍贵

  3. 诗的最后一句“更无挂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解脱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
  2. 《月夜忆舍弟》杜甫
  3.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情景,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范邃则是对内心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是对亲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人间情感,而范邃的诗则更重视内心的解脱与超然。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
  4. 《佛教哲理与诗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 宿州 与同僚游栖霞洞极深远中有数路相传有通九疑者烛将尽乃还饮碧虚上陈仲思用二华君韵赋诗即席和之 沣江渔舍 积雨作寒 临江仙 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 次韵温伯城上 送寿老往云间行化 送许耀卿监丞同年赴静江倅四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师严道尊 虫字旁的字 椎膺顿足 厉骛 包含册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获车 包含炫的成语 微秩 尢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宽衣 挽弩自射 硁硁之信 耂字旁的字 舒头探脑 马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