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59
永遇乐(三和)
作者: 吴潜 〔宋代〕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千门,六街三闹,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如今闲院,峰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
亏人日煞,梅花纸帐,权将睡补。
祝祷天公,放灯的时节,今天的雨也要停了。
万家灯火,热闹的街道,水晶和云母在灯下闪耀。
华丽的车马,珠帘翠幕,没什么好怕的,尽管禁忌敲五更。
霓裳舞曲,惊醒了美好的梦,误入了紫宫朱府。
沉思往昔京华的风景,清晨时分,依然能听见戏鼓声。
圆镜分开时,断钗合在一起,笑颜相迎,歌舞共欢。
如今在闲庭中,残峰隐约,夜色消散,我自言自语。
可怜那人日煞,梅花纸帐,暂且用睡眠来补救。
作者介绍:吴潜,字子舜,号谦斋,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尤其擅长描绘人间景象与情感,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宋代的某个节庆时刻,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展现了热闹的节日气氛与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
《永遇乐(三和)》通过描绘热闹的节日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开篇“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既是对节日的期待,也是对天气的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万户千门,六街三闹”,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节日图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而在“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中,诗人又引入了梦境的元素,似乎在提醒我们美好的生活往往伴随着短暂的幻影,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词在欢愉与孤独之间反复游走,通过对比的手法,彰显了人在热闹与寂寞之间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以“如今闲院,峰残蛾褪”结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整体上,这首词在华丽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宋代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诗中所描绘的节日场景,折射出宋代市井生活的繁华,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香车宝马”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交通工具
B. 华丽的车马
C. 农村的牛车
“霓裳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哀伤
B. 华丽的生活
C. 乡村的舞蹈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是?
A. 怀念
B. 忘记
C. 排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