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43:50
二郎神(再和)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
近来厌倦了阴雨,喜欢在正午的阳光下放眼晴空。不需要辟兵的符令,从今往后,必定会有千祥万吉的美好运气。已经听说甘泉的新捷报送到了,更何况这一年丰收的景象也是必定的。任凭景物如何变化,蛙鸣蝉噪声声入耳,甚至有煎煮的声音环绕。尽管如此,还是希望能够乞求,让兵厨闲置。看看那园池,亭榭随宜,人们都说瀛洲的景色压过一切。可是在这浮沉之间,怎样才能不衰老呢?只怕牧之的名声已然消逝。怎么才能去占据那三神的绝顶,与瑞芝同来采摘呢?
吴潜,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阳光明媚的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衰老的感慨。
《二郎神(再和)》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揭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诗中开头就以“厌雨”引出,表现了对阴雨天气的厌倦,转而向往阳光普照的日子,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提到丰收的喜讯,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积极基调。蛙鸣和蝉噪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夏日的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
诗中“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象征着人们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寄托的向往。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人既感叹时光的流逝,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吴潜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视角。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人对阴雨天气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忍耐
“甘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爱情
B. 丰收与希望
C. 难以忘怀的过去
D. 旅行的目的地
诗中提到的“牧之”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名声的渴望
B. 对衰老的恐惧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敬畏
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李白在诗中展现了高远的志向与对自然的热爱,而吴潜则更为贴近生活,表达了对日常美好的珍惜。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