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28
雄都巴蜀,忆三分疆土,历朝人物。
巫峡波涛东去险,北有剑门双壁。
花市春风,锦官秋雨,清绝峨眉雪。
大江呜咽,销磨无数英杰。
落寞望帝魂归,杜鹃唤罢,池上夫容发。
跃马卧龙千古恨,说恁吴吞魏灭。
白帝城边,永安宫外,白了山僧发。
只应词客,登楼长啸明月。
雄伟的都城在巴蜀,回忆着三国鼎立的疆域,历代的英雄人物。
巫峡的波涛向东奔去,险峻的北方有剑门的双壁。
花市迎来春风,锦官在秋雨中,峨眉的雪清丽绝伦。
大江在呜咽,磨灭了无数英杰的痕迹。
我伫立在望帝的地方,心中落寞,杜鹃声唤醒了我的思绪,池边的女子梳理着她的发。
骑马的卧龙留下了千古的遗恨,怎能说吴国吞并魏国的事情呢。
白帝城旁,永安宫外,山僧的白发已然苍老。
恐怕只有词客,能在楼上对着明月长啸。
胡薇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显示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文化情怀。
《百字令 成都怀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历史反思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成都及其历史的回忆,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往昔辉煌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成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历史的沉思。开头几句通过对“雄都巴蜀”的直白描绘,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厚重感。接着,诗人利用巫峡与剑门这两个地名,展现了川蜀地形的险峻与美丽,激发读者对这片土地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春风、秋雨、峨眉雪等自然景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成都的自然之美。然而在美丽的表象之下,诗人却通过“大江呜咽,销磨无数英杰”表达出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英雄沉浮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让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层次,既有对过往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跃马卧龙千古恨”,这一句更是将历史的悲剧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诸葛亮的形象在此变得更加饱满,令人感慨万千。最后几句以“白帝城边,永安宫外”作为结尾,留给读者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的反思。
雄都巴蜀,忆三分疆土,历朝人物。
描绘了成都的雄伟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显示出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巫峡波涛东去险,北有剑门双壁。
描述了川蜀的地理特征,巫峡与剑门象征着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花市春风,锦官秋雨,清绝峨眉雪。
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营造出成都的四季美景。
大江呜咽,销磨无数英杰。
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惋惜,时光的流逝让他们的事迹淡去。
落寞望帝魂归,杜鹃唤罢,池上夫容发。
通过落寞的情感与杜鹃的呼唤,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跃马卧龙千古恨,说恁吴吞魏灭。
再现历史的悲剧,反思英雄的命运。
白帝城边,永安宫外,白了山僧发。
通过地名与白发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短暂。
只应词客,登楼长啸明月。
表达诗人对词客的自我认同以及对明月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怀念与反思,感叹历史英雄的沉浮与时光的无情,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敬畏。
诗中提到的“雄都巴蜀”指的是哪个城市?
“跃马卧龙”中的“卧龙”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白帝城”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