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2:27
和容南韦中丞题瑞亭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
作者: 陈陶 〔唐代〕
伏波恩信动南夷,交趾喧传四瑞诗。
燕鼠孕灵褒上德,龟莲增耀答无私。
回翔雪侣窥檐处,照映红巢出水时。
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伏波将军的恩信感动了南方的夷族,交趾地区广泛传唱着关于四种瑞祥的诗歌。白燕和白鼠孕育着灵气,赞美高尚的德行;而六眸龟和嘉莲则增辉照耀,回应着无私的品德。雪中的飞翔伴侣在屋檐下窥视,而出水时照映着红巢。所有这些都在轩窗之下流传,嘉祥之气从此在百年后为人所知。
陈陶(约742年—约824年),字士元,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后居于长安。其诗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提到的瑞物,如白燕、白鼠、六眸龟、嘉莲,都是当时社会对吉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表达。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种瑞物来表达对高尚品德和吉祥氛围的赞美,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开篇以“伏波恩信动南夷”引入,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代美德的呼唤。接着,诗人用“燕鼠孕灵褒上德”来表现吉祥物所承载的美德,彰显了道德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后面的“回翔雪侣窥檐处,照映红巢出水时”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最后,诗人总结道:“尽写流传在轩槛,嘉祥从此百年知”,将整个诗歌的主题归结为对美好品德的流传与承载,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情怀与博大的胸怀。
整首诗体现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强调道德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伏波”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马援
C. 李白
D. 杜甫
“交趾”在今何处?
A. 中国北方
B. 中国南方
C. 越南北部
D. 日本
诗中“白燕”和“白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灵气与吉祥
C. 智慧
D. 力量
比较陈陶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但陈陶更强调道德与吉祥,而王维则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