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徐稚墓》

时间: 2025-04-26 08:13:02

诗句

郏鄏妖兴炎汉衰,先生南国卧明夷。

凤凰屡降玄纁礼,

琼石终藏烈火诗。

禁掖衣冠加宋鹊,湖山耕钓没尧时。

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02

原文展示:

经徐稚墓
作者: 陈陶 〔唐代〕

郏鄏妖兴炎汉衰,
先生南国卧明夷。
凤凰屡降玄纁礼,
琼石终藏烈火诗。
禁掖衣冠加宋鹊,
湖山耕钓没尧时。
千年垄树何人哭,
寂寞苍苔内史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对逝去人物的追思。诗人通过描写徐稚墓,感慨汉朝的衰落与民族的悲欢离合。诗中提到的“凤凰”及“琼石”象征着文化和理想的追求,而禁掖之地的衣冠和湖山的耕钓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无奈,即使千年过去,仍然无人来为历史的遗迹哀悼,只有苍苔静静覆盖着内史碑。

注释:

  • 郏鄏: 地名,古代的一个地方,象征着汉朝的兴盛。
  • 妖兴: 指纷乱或邪恶的势力抬头。
  • 明夷: 可能指某种理想或光明的状态。
  • 玄纁礼: 表示华美的礼仪,象征着礼乐文化。
  • 琼石: 珍贵的石头,象征着诗歌的珍贵。
  • 禁掖: 皇宫或朝廷的深处,象征权力。
  • 宋鹊: 可能指宋朝的鹊,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尧时: 指尧帝时期,象征着太平盛世。
  • 苍苔: 青苔,表示时间的流逝与荒凉。

典故解析:

  • 凤凰: 在中国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常用来比喻贤人或美好的事物。
  • 琼石: 代表着诗歌艺术的珍贵与永恒。
  • 尧时: 代表理想社会的象征,通常与和平、幸福的时代相联系。
  • 内史碑: 指历史人物的纪念碑,象征对历史的反思与追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关注历史、社会与个人情感,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对徐稚的追思之际,通过墓碑的描写,反映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经徐稚墓》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代名士徐稚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提到“郏鄏妖兴炎汉衰”,直接点明了汉朝的衰落与邪恶势力的兴起,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想起了历史的变迁,也引发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思考。

接下来的“先生南国卧明夷”,则通过对徐稚的追忆,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徐稚作为一位文化名士,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理想。诗中的“凤凰屡降玄纁礼”与“琼石终藏烈火诗”象征着文化传承的珍贵与艰辛,表明了即使在历史的洪流中,文化仍有其光辉的一面。

最后两句“千年垄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则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哀叹,千年之后,沧桑巨变,昔日的辉煌已无人铭记,只有苍苔覆盖着内史碑,象征着历史的遗忘与无情。整首诗在哲理中透出一种悲凉,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郏鄏妖兴炎汉衰: 描述了汉朝的衰落与乱世的兴起。
    2. 先生南国卧明夷: 缅怀徐稚,表明他在理想中的安宁。
    3. 凤凰屡降玄纁礼: 赞美文化的传承与礼仪之美。
    4. 琼石终藏烈火诗: 表达对文化艺术的珍视。
    5. 禁掖衣冠加宋鹊: 反映历史的更迭与权力的变迁。
    6. 湖山耕钓没尧时: 描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状态的失落。
    7. 千年垄树何人哭: 表达对历史的孤独感。
    8. 寂寞苍苔内史碑: 历史的遗忘与无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 “凤凰”比喻文化与理想。
    • 对仗: 每两句之间的对仗使诗句更有韵律感。
    • 象征: “琼石”、“苍苔”象征了文化的珍贵与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个人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的珍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郏鄏: 象征汉朝的辉煌与衰落。
  • 凤凰: 文化与理想的象征。
  • 琼石: 诗歌与文化的珍贵性。
  • 苍苔: 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郏鄏妖兴炎汉衰”中的“妖兴”指的是什么? a) 幸福的生活
    b) 干扰与邪恶势力的抬头
    c) 历史的辉煌
    d) 诗人的理想

  2. “千年垄树何人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过去
    b) 对历史的遗忘与孤独
    c) 对未来的期望
    d)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

  1. b) 干扰与邪恶势力的抬头
  2. b) 对历史的遗忘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与《经徐稚墓》: 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但李白的作品更具个人情感,而陈陶的诗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次韵边公辨 晓起 再赠寿老 倚竹 中秋无月 舫斋信笔 残夜至峰顶上 圣集夸说少年俊游,用韵记其语戏之 醉落魄(海棠) 婆罗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计千谋 水戏 包含逆的成语 包含分的成语 求荣反辱 珠珞 井底鸣蛙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活龙活现 水汊 戈字旁的字 石人石马 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身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閠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