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02
蓦山溪(次韵贝守柔幽居即事)
清谈无限,林下逢人少。
骑马踏红尘,恁区区何时是了。
名场利海,毕竟白头翁,
山簇翠,水拖蓝,只个生涯好。
君侯洒落,卜筑开冰沼。
三径直危楼,遍岩隈幽花香草。
风勾月引,余事作诗人,
词歌雪,气凌云,寒瘦伦郊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幽静的山林中,面对纷扰的世事却心境宁静的感受。闲谈没有尽头,树林里偶尔遇见的人很少。骑马走在红尘中,心中思量何时能够解脱。名利的追逐,终究会让人年老色衰,然而山水的景色却依然美丽,过得好便是幸福。君侯洒落,选择在冰冷的沼泽中居住。三条小径直通高楼,四周岩石间幽香的花草遍布。风引月,余下的事便是作诗,吟唱歌曲如雪,气息直逼云端,虽寒瘦却在偏远的岛屿上自由自在。
史浩,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品多流传于文人之间,深受推崇。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人文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水意象,正是他内心宁静与自在的写照。
史浩的《蓦山溪》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情感细腻。诗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写,诗人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诗的结构上,前半部分集中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后半部分则转向诗人自身的感受与生活哲学。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陶醉。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志趣高远、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诗中所描述的隐居生活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名利的追逐
B. 自然的宁静
C. 朋友的聚会
D. 烹饪的技巧
“三径直危楼”中的“三径”寓意是什么?
A. 三条通往山顶的小路
B. 三位隐士的生活
C. 三条通往繁华的路
D. 三个重要的选择
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
A. 拟人
B. 夸张
C. 对仗
D. A和C都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