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2:48
送项使君季约二首
(作者:刘克庄)
世有凝香乐,君侯总未知。
清斋灯火夕,闭合荔支时。
郡小留难住,民愚去始思。
两年案头笔,一字不容私。
全诗翻译:
世间有美妙的音乐,然而你却对此毫不知晓。
在清静的书斋中,夜晚灯火通明,正值荔枝成熟的季节。
然而在这小小的郡城中,我难以长久停留,百姓愚钝,直至离去才开始思考。
我在书案前两年,写下的字句,绝不容许有私心。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荔支”作为一种水果,常常被用来象征丰盈的时节,与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呼应。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崇之,号澹斋,宋代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清新的文风著称,留下了大量诗词作品,许多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现状的感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的《送项使君季约二首》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首句提到“世有凝香乐”,暗示世间的美好与乐趣,而“君侯总未知”则直接表达了对听者的怜惜与失望,似乎暗示着项使君对生活美好的无知与忽视。接下来的“清斋灯火夕,闭合荔支时”,描绘了一幅清静、宁和的夜景,荔枝的成熟象征着丰盈与美好,但这样的美好却与诗人远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郡小留难住,民愚去始思”一句展示了诗人对地方小、民众愚昧的无奈,反映出他心系民生而又无能为力的悲哀。最后一句“两年案头笔,一字不容私”更是直白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公正的坚持。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刘克庄对社会责任的自觉与坚持。
逐句解析:
世有凝香乐,君侯总未知。
这一句表达了世间有诸多美好的事物,然而项使君却对此毫不知晓,展现了诗人对君侯的惋惜。
清斋灯火夕,闭合荔支时。
描绘出一个清静的书房,夜晚灯光明亮,正值荔枝成熟的时节,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郡小留难住,民愚去始思。
反映出诗人对所处地方的无奈,地方狭小、民众愚昧,暗示了社会现状的悲哀。
两年案头笔,一字不容私。
强调了诗人对写作的认真态度,表明自己在创作中的公正与无私,带有一种自律与自省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写作的执着和公正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凝香乐”指的是:
A. 诗人的作品
B. 世间的美好音乐
C. 荔枝的味道
D. 夜晚的灯光
诗人对“郡小”的感慨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地方的热爱
B. 对民众的无奈
C. 对官职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满足
“两年案头笔”中的“笔”指的是什么?
A. 书法的艺术
B. 写作的工具
C. 诗人的身份
D. 个人的日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皆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刘克庄更强调个人的自省与创作的严谨,而杜甫则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