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猿》

时间: 2025-05-06 02:33:26

诗句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26

原文展示: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白话文翻译:

听说巴峡的猿猴叫了三声,此时的行人都被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端州江口的云雾之处,才明白哀猿的叫声让人心伤。

注释:

  • 巴峡:位于今重庆与湖北交界处,是长江的一段峡谷,因其险峻而闻名。
  • 行者:指旅途中的人,游子或旅人。
  • 沾襟:衣襟被泪水打湿,这里形容悲伤之情。
  • 端州:今广东肇庆市,江口是指江的入口处。
  • 连云处:形容云雾缭绕的地方。
  • 哀猿:悲伤的猿猴,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猿”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孤独与悲伤,尤其是在离别时。李绅通过猿的哀鸣,传达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0年-858年),字季长,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以工整的律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闻猿》创作于李绅的一次旅行中,经过巴峡时,听到猿猴的叫声,引发了他对游子心境的深刻思考,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闻猿》以短小精悍的篇幅,浓缩了旅途中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孤独感。首句“见说三声巴峡深”,直接引入猿猴的叫声,设定了悲伤的基调。接着“此时行者尽沾襟”,通过描绘行人的泪水,生动展现了情感的传递与共鸣。李绅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常会赋予其情感,这里通过猿的哀鸣,映射出游子心中的愁苦与孤独。最后一句“始信哀猿伤客心”,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在这一刻,他对远方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 “见说三声巴峡深”:开篇提到巴峡的猿鸣,表明诗人身处的环境,并引起读者的好奇。
  • “此时行者尽沾襟”:描绘行人因猿声而产生的情感反应,表现出悲伤氛围。
  • “端州江口连云处”:描绘江口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始信哀猿伤客心”:总结全诗,揭示了猿鸣与游子心境的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猿声比作伤心的心情,形象生动。
  • 拟人:猿的哀鸣被赋予了伤感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猿的叫声,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反映了人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离别,常用以表现思乡情。
  • 泪水:表达悲伤与感伤的情感,强调游子的苦楚。
  • 江口与云处:代表自然景观,象征着游子的旅途与思绪的飘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巴峡”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湖北与重庆交界处
    • C. 广东
    • D. 浙江
  2. 诗中描述的“行者”沾襟是因为?

    • A. 走路时摔倒
    • B. 听到猿声而感动
    • C. 嘴巴里含着水
    • D. 外面下雨了
  3. “始信哀猿伤客心”中的“哀猿”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与思乡
    • C. 快乐
    •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也表现了离别之情,但通过友谊与壮志,诗风较为豪迈。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通过家庭思念,情感更加沉重。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离别,但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满路花 盐角儿 盐角儿 燕归梁 品令 惜芳时 一斛珠 于飞乐 千秋岁 梁州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幽 白云青舍 甘字旁的字 柘舞 木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抽筋拔骨 龟龙麟凤 胜利在望 户字头的字 洗镜 牌尾馆 自新之路 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急人之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