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却望无锡芙蓉湖》

时间: 2025-05-06 00:41:36

诗句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

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

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翠崖幽谷分明处,倦鸟归云在眼前。

惆怅白头为四老,远随尘土去伊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1:36

原文展示: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
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
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翠崖幽谷分明处,倦鸟归云在眼前。
惆怅白头为四老,远随尘土去伊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无锡芙蓉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惆怅。湖面宽广,远处山峦与烟雾交织,柳树在碧水旁摇曳。清晨没有风,水面上偶尔见到几只水鸟,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境中的秋湖。村子旁的橘子树上,微弱的火光闪烁,碧流中,一群雁鸟刚刚起飞。岸边的落叶萧条,隔着水面隐约听到有人在捣衣。水波荡漾,云影在远处交错,夕阳背后,烟光隐隐深邃。像是在望着那连绵的海边树林,湖面上月光映照着山的阴影。老山依稀可辨,烟雾缭绕,湖水平铺在碧色山峦之间。见到云泉,心中却又感到怅然,自己像个老山人一样,无缘回归故乡。翠绿的崖壁和幽深的山谷清晰可见,疲惫的鸟儿归向云朵,尽在眼前。感叹白头之年,不禁跟随尘土,远去伊川。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岚:指山间的烟雾和云气。
  • 萦回:环绕、回旋。
  • 清昼:清澈的白天。
  • 凫雁:水鸭和大雁。
  • 捣衣:指用杵捣衣物,通常是女性在河边干的活。
  • 倦鸟归云:形容疲倦的鸟儿归往云端。

典故解析:

  • 伊川: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所居住的地方,常被用来象征人们向往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 779-831),字子修,号少游,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以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却望无锡芙蓉湖》创作于诗人游历无锡时,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绅的《却望无锡芙蓉湖》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充满了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开头几句通过描绘湖水的宽广和远山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神秘的氛围。柳岸的萦回和水面的静谧令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和谐。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描写丹橘村旁的微火与初飞的大雁,进一步增添了景色的生动性。这里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鲜活而有趣,仿佛能听到水边的捣衣声,增添了人文气息。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尤其是在描述“自惭山叟不归山”时,情感更加深沉。此时的湖面与山影在月光下的交融,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他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惆怅,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与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宽山远烟岚迥:湖水宽阔,远处山峦与烟雾交错,呈现出一种辽阔的景象。
  2. 柳岸萦回在碧流:柳树在水边摇曳,与碧色的流水相映成趣。
  3. 清昼不风凫雁少:宁静的白天没有风,水鸟稀少,显得格外静谧。
  4. 却疑初梦镜湖秋:让人怀疑这是一场梦,仿佛置身于秋天的镜湖之中。
  5. 丹橘村边独火微:村边的橘子树旁,微弱的火光闪烁,给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
  6. 碧流明处雁初飞:在清澈的水面上,初升的阳光照耀下,几只雁鸟刚刚起飞。
  7. 萧条落叶垂杨岸:落叶萧条,杨柳在岸边低垂,画面透出一丝悲凉。
  8. 隔水寥寥闻捣衣:隔着水面,隐约听到有人在捣衣。
  9. 逐波云影参差远:水波荡漾,远处的云影错落有致,增添了层次感。
  10. 背日岚光隐见深:夕阳背后,烟光隐约,形成朦胧的美感。
  11. 犹似望中连海树:仿佛在凝视着连绵的海边树林,视野开阔。
  12. 月生湖上是山阴:月光洒在湖面,映出山的阴影,画面宁静而优雅。
  13. 旧山认得烟岚近:熟悉的山景在烟雾中显现,令人感到亲切。
  14. 湖水平铺碧岫间:湖水平铺在碧色的山峦之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15. 喜见云泉还怅望:看到云泉的美景,心中却又感到怅然。
  16. 自惭山叟不归山:感到自己像个老山人一样,不再能回到故乡。
  17. 翠崖幽谷分明处:翠绿的悬崖和幽深的山谷清晰可见。
  18. 倦鸟归云在眼前:疲惫的鸟儿归向云端,尽在眼前。
  19. 惆怅白头为四老:感叹年岁已高,眼前的一切让人更加惆怅。
  20. 远随尘土去伊川:随尘土远去,怀念的故乡伊川也渐行渐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却疑初梦镜湖秋”,将湖面比作梦境。
  • 拟人:如“倦鸟归云”,让鸟儿具有人类的情感。
  • 对仗:如“水宽山远,烟岚迥”,形成音韵和谐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归属感缺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虚无,诗人通过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 :代表着稳重与永恒,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象征着变化与自由,寓意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
  • 落叶:象征着衰老与时光的流逝,增强了诗的情感厚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宽山远烟岚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繁华都市
    B. 宁静的湖泊
    C. 壮丽山脉
    D. 田园风光

  2. “自惭山叟不归山”中的“山叟”指的是? A. 山中的野兽
    B. 生活在山中的老年人
    C. 山中的植物
    D. 高山上的云彩

  3. 诗中提到的“伊川”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的理想
    C. 自然的美景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绅的《却望无锡芙蓉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人生的感悟。李绅的诗更加细腻,情感深沉,而白居易则更为直接,情感真挚。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临江仙 碧梧井 临江仙 临江仙第四体 临江仙 吕城道中 临江仙·古寺长廊清夜美 临江仙 春游 临江仙 赠仲经女子楚楚 临江仙 柬友 临江仙·欣遇月圆先两日 临江仙 山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耐童儿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戛戛独造 高字旁的字 笼阿 打道回府 公才公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辞阻 号令如山 托丽 辵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血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带领 亡羊补牢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