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3:41
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
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花开花落没有固定的季节,春天去春天来又有什么依据呢?燕子不再藏身,雷声也不再沉寂,烛光在昏暗的烟雾中缭绕不清。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燕子”和“雷”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变迁和自然的循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李绅(约781—837年),字子华,号少游,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李绅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但个人经历多有波折。此诗或许是他在感慨春天的变迁时,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忆汉月》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感慨。开头“花开花落无时节”,诗人以花的变化引入,描绘自然界的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春去春来有底凭”,则透出对春天轮回的深思,质疑春天的来去是否有确切的依据,似乎在反映人生的无奈与迷茫。
“燕子不藏雷不蛰”,通过燕子与雷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然而,燕子不再栖息,雷声不再隐蔽,似乎预示着春天的消逝与生命的流转。“烛烟昏雾暗腾腾”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烛光与烟雾交织,象征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迷惘与思考。
整首诗在抒发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时,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无常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探讨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诗词测试:
“花开花落无时节”中的“时节”指什么?
A. 季节
B. 时间
C. 规律
D. 自然
诗中“燕子不藏”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消逝
B. 燕子的习性
C. 自然的规律
D. 生活的无常
“烛烟昏雾暗腾腾”使用了哪个修辞手法?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D. 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