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8:52
次韵仲归渔父
作者: 许及之 〔宋代〕
风静波恬没是非,
雨蓑烟笠当冠衣。
移将兰棹垂纶去,
钓得金鳞带月归。
到处茅柴赊可准,
有时莼菜滑仍肥。
旁人道是忘机叟,
到底从来不识机。
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世间的是非纷争都已消散;
身穿雨蓑,头戴烟笠,恰似一位渔翁的装束。
我轻轻划动着兰色的小船,垂下钓线前往钓鱼;
钓到金色的鱼,顺着明月的光辉归来。
到处都是可以用来搭建茅屋的柴草,
偶尔采摘到的莼菜滑嫩而肥美。
别人称我为忘机的老翁,
其实我从来不曾真正理解“机巧”之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忘机叟”源于古代对隐士或渔夫的称呼,意喻那些不受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作者介绍
许及之,字季明,号梅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宁静的渔村,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心态。
《次韵仲归渔父》是一首描绘渔翁生活的田园诗,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渔夫的逍遥。开篇描绘了风平浪静的湖面,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仿佛世间的纷争都已消散,令人心归宁静。接着,诗人以“雨蓑烟笠”的形象,巧妙地将自己与传统的渔夫形象结合,显示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
“移将兰棹垂纶去,钓得金鳞带月归”一句,生动描绘出渔夫在月光下钓鱼的情景,既表现了渔翁的乐趣,也隐喻了自然的馈赠。最后,诗人提到“旁人道是忘机叟”,强调自己虽被外界视为与世无争的隐士,实则对世事有着清醒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隐含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渔夫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雨蓑烟笠”指的是:
A. 渔夫的装束
B. 船只的名称
C. 一种植物
诗人称自己为忘机叟,意在:
A. 追求世俗的成功
B. 表达对世事的超然
C. 隐藏自己的身份
“钓得金鳞带月归”中的“金鳞”是指:
A. 一种食物
B. 鱼
C. 明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