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1:09
晨起偶题
陆游 〔宋代〕
城远不闻长短更,上方钟鼓自分明。
幽居不负秋来睡,末路偏谙世上情。
大事岂堪重破坏,穷人难与共功名。
风炉歙钵生涯在,且试新寒芋糁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时的感受。他在远离喧嚣的城市中,听不到长短的钟声,只有上方的钟鼓声分外清晰。诗人在幽静的居所安然入睡,不辜负秋天的美好;而在生活的末路,他却深知世间的情感。面对重大的事情,怎能让它轻易破坏?穷人又怎能与富贵的功名共享?在简单的生活中,诗人选择用风炉和陶钵煮食,顺便尝试新鲜的寒芋做汤。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志向报国,屡次参与抗金斗争,但屡遭挫折,晚年选择隐居。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数量庞大,影响深远。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慨与思考。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国家沦陷的痛苦,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生的理解。
这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与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钟声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于周遭喧嚣的淡然,仿佛在说,即使身处宁静的环境,内心依然能够听见外界的变化。接下来,诗人以“幽居”自处,享受秋天的安眠,体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然而,随着生活的深入,他意识到世俗的情感与功名的虚无,尤其在“末路偏谙世上情”中,透出一丝无奈与哲思。最后,诗人选择用简朴的方式来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生活的满足,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物质的淡泊。诗人在经历了世事沧桑后,选择了隐居生活,反映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幽居”是指什么?
A. 喧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居处
C. 热闹的集市
D. 乡村的农田
诗人如何看待功名?
A. 非常渴望
B. 无所谓
C. 认为重要
D. 感到无奈
“风炉歙钵”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简朴的生活
C. 豪华的享受
D. 忙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