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3:05
鹊桥仙·夜闻杜鹃
作者: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在静谧的茅檐下,夜深人静,窗外的灯光昏暗,春天已渐已过去,江面上风雨交加。
林中的黄莺、燕子都沉默无声,唯独在月夜下杜鹃依旧悲鸣。
这啼声催生了清泪,惊扰了孤独的梦境,又飞向那深深的枝头。
故乡的山峦依旧让我难以忍受这声音,更何况我在外漂泊了半生!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与个人遭遇。陆游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因其词中提到的“孤梦”和“羁旅”,可以看出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叹息。
《鹊桥仙·夜闻杜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表现了诗人在春末夜雨中聆听杜鹃啼鸣所引发的深沉思绪。开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茅檐下的宁静与窗外的风雨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林莺和巢燕的沉默,暗示在这幅宁静的画面中,只有杜鹃在悲鸣,显得格外刺耳。其声催生了清泪,惊扰了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通过对故乡的难以忍受的思念与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令人倍感心酸。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陆游对人生、故乡与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杜鹃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黄莺
C. 杜鹃
D. 麻雀
填空题:这首词的情感基调主要表现为对故乡的__和对漂泊的__。
判断题:陆游的这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情绪。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