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袅娜破瓜馀》

时间: 2025-04-28 19:09:07

诗句

袅娜破瓜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

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

唤作周家行画图。

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

未信丹青画得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09:07

原文展示:

袅娜破瓜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
暗里犹能摸得渠。醉侧不须扶。
唤作周家行画图。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
未信丹青画得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像是破瓜的美好形象。春天的二月,豆蔻花已经发芽。人群中,她的腰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实在与众不同。即使在暗处,我也能感觉到她的存在,醉酒时也不需要人来搀扶。她的姿态宛如周家画中的人物,背对着我,懒懒地伸展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我不相信画能描绘出她的美丽。

注释:

  • 袅娜: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样子。
  • 破瓜馀:形容女子青春美丽,猶如破瓜的果实。
  • 豆蔻:豆蔻是指一种植物,象征少女的青春。
  • 腰肢:指女子的身材,特别是腰部的曲线。
  • 周家行:指周家画中描绘的美丽女子,象征艺术中的理想美。

典故解析:

“周家行”出自于古代诗人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周家是指周邦彦,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中常有描绘美人之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崇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描绘了青春的女子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袅娜破瓜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悠扬的词句,展现了一个春日里美丽女子的形象。诗的开头以“袅娜”二字,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娇美的女子,仿佛她在春风中轻盈起舞,生动而富有韵律感。接着,诗人通过“豆蔻梢头”描绘出女子的青春气息,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诗中“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一句,展现出女子在众人中独特的气质,仿佛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众不同,令人难以忘怀。诗人用“暗里犹能摸得渠”强调了内心感知的深刻,即使在微暗的环境中,依然能感受到她的存在。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醉侧不须扶”则显示了诗人对美的痴迷,甚至在醉酒中也希望能独自欣赏。最后,诗人用“未信丹青画得如”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质疑,认为即使再精美的画作也无法真正捕捉到那份生动与灵动,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令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袅娜破瓜馀:形容女子轻盈的姿态,仿佛刚破壳的瓜,生动可爱。
  2. 豆蔻梢头二月初:描绘春天的气息,豆蔻象征着青春的少女。
  3.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在众多女子中,她的身姿特别容易辨认,暗示她的美丽与众不同。
  4. 暗里犹能摸得渠:即使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感知到她的存在和魅力。
  5. 醉侧不须扶:喝醉了也不用人来扶持,说明她的独立和自信。
  6. 唤作周家行画图:把她比作周家画中的美人,表现出对她的崇拜与赞美。
  7. 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她背对着我,懒懒地伸展,仿佛在思考,暗示一种内敛的美。
  8. 未信丹青画得如:最后表达一种对艺术的质疑,认为画作无法真实表现她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比作“破瓜”,生动形象。
  • 拟人:描述女子的姿态如同自然界中的生命,赋予其灵动的特质。
  • 对仗:全诗韵律和谐,形成了完美的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日中美丽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青春与美的向往,以及对艺术表达极限的思考。诗人不仅在描绘自然之美,也在探讨人类对美的理解和表达,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袅娜:象征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 豆蔻:象征青春与少女的纯真。
  • 周家行:代表理想中的美,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袅娜”在诗中形容的是谁的状态?

    • A. 一位年轻的少女
    • B. 一位老年人
    • C. 一位男子
  2. “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表达了什么?

    • A. 她在人群中难以被认出
    • B. 她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 C. 她是一个普通人
  3. 诗人最后一句“未信丹青画得如”表明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对画家的技艺
    • B. 对美的定义
    • C. 对诗歌的表现力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师道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美的直接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富有情感的细腻与思索。两者都展现了女性之美,但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出塞曲二首 其二 出塞曲 其八 出塞/谒金门 出塞曲 其四 出塞二首 其一 出塞行次韵 出塞曲 出塞曲 其二 出塞 出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备用金 铜墙铁壁 包含苯的词语有哪些 蛛丝鼠迹 韭字旁的字 包含旅的词语有哪些 扯腿 身体力行 干字旁的字 蛇雀之报 极眺 仆仆道途 不徇颜面 包含畹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如荼如火 一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