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42
旧坟为润啮,新冢得山深。
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枣上,玉女问泉音。
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旧的坟墓被雨水侵蚀,新修的坟墓在深山之中。
砍伐树木走上荒芜的道路,移走松树靠近山崖。
黄鹂在枣树上鸣叫,玉女似乎在询问泉水的声音。
我勉强作出挽歌,难道能知晓我的哀伤与感慨吗?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生于吴兴,早年以家世贫寒,独立自强,后在仕途上逐渐显露才华。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张尧夫的改葬之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思念。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墓地的环境及心中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自然意象的挽歌。诗中通过描绘新旧坟墓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变迁。开篇用“旧坟为润啮”引入,既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自然对人事的侵蚀。紧接着的“新冢得山深”则表现了新的生命轮回,暗示着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记忆仍然深埋在心中。
通过“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诗人描绘了改葬过程中面临的艰辛与不易,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慨。后面的“黄鹂啼枣上,玉女问泉音”则引入了自然的声音,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仿佛在呼唤逝者的灵魂,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的“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则是诗人自省的表现,尽管努力去展现悲伤,但内心的痛苦与感慨却无从表达,显示出一种无奈和深深的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悼念,更是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轮回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动容。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春天的到来
C. 逝者的思念
D. 自然的力量
诗人对改葬的过程有怎样的感受?
A. 快乐
B. 无奈与哀伤
C. 忧愁
D. 轻松
诗中“强作挽人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刻意欢笑
B. 无法传达的哀伤
C. 对逝者的忘却
D. 对生命的轻视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梅尧臣的《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更注重对细腻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侧重于豪放的气概和对历史的思考。两者各有风格,但同样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