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8:37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
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
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
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已经像贫困的孟郊那样,拼命地写作,却像瞎子一样无法看清世事。我所吟诵的诗句,仅仅是口头表达,无法真切经历世间的事情。虽然我能分辨是非,但却无法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读书时听从我的孩子,至少我还没有放弃朝夕的学习。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青溪,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他以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看法。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眼疾之际。他因眼痛而感到无奈,思考自己的创作与世事的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困惑与反思。
《因目痛有作》展现了诗人在眼疾困扰下的无奈与思考。开篇提到“贫孟郊”,将自己与孟郊相提并论,显示出对贫困诗人的同情与自我认同。接着,诗人以“瞎张籍”比喻自己的写作状态,表达了对创作的无力感。诗中提到“诗句但口吟”,强调了作者对创作的无奈,似乎是没有真实经历而仅靠口头表达。尽管他能“分好恶”,但却难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表现出对社会的无力感与困惑。
最后一句提到“读书听吾儿”,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仍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孩子的教育。这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一面,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将自己与孟郊、张籍等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活困境中的无奈与坚持,展现出对创作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贫孟郊”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孟郊
c) 王维
d) 李商隐
“既能分好恶”表达了什么能力?
a) 不能分辨是非
b) 能够辨别是非
c) 不关心世事
d) 无法理解世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梅尧臣的诗歌常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思考,与王维的自然诗歌相比,梅尧臣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社会的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