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2:41
登西楼二首
冯时行
年来双目厌纷华,
独上西楼日欲斜。
幽鸟有情啼苦行,
画船无事舣荷花。
吴天半出云中树,
越岭初横雨后霞。
惆怅倚栏人去后,
一竿明月属渔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厌倦,独自一人登上西楼,正值日落时分。诗人听到幽鸟悲鸣,感受到它的苦楚;画船停泊在荷花旁,没有事情可做。远处吴地的天空半隐于云树之间,越岭后初现雨后霞光。诗人惆怅地倚着栏杆,回想着人走后的孤独,只留下明月照耀着渔民的生活。
作者介绍: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字君复,号石泉,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
冯时行的《登西楼二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年来双目厌纷华”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喧嚣尘世的反思。接着,诗人独自登高,日落时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中“幽鸟有情啼苦行”一联,生动地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使得孤独的情感愈发深沉。
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通过“画船无事舣荷花”展现了闲适的生活状态,但在“惆怅倚栏人去后”中又透露出一丝失落。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最后一句“一竿明月属渔家”,则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仿佛在说,人虽孤独,但自然的宁静却是永恒的依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整首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人对什么样的生活感到厌倦?
诗中提到的“幽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竿明月”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本次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冯时行的《登西楼二首》,感受古诗的魅力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