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全真以斯远所寄文卷后夜赋两绝句元韵作诗寄》

时间: 2025-05-04 05:56:52

诗句

行时取别太匆匆,别后经怀数载中。

赖有书函与文卷,不然何地可闻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6:52

原文展示:

行时取别太匆匆,别后经怀数载中。赖有书函与文卷,不然何地可闻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行路时匆匆告别,离别后在心中怀念了数年。幸好有书信和文卷相伴,否则在何处能听到你的消息呢?

注释:

  • 行时:在行路时。
  • 取别:告别。
  • 太匆匆:过于匆忙。
  • 经怀:在心中经历、怀念。
  • 数载:数年。
  • 赖有:幸好有。
  • 书函:书信。
  • 文卷:文稿,指书写的作品。
  • 不然:否则。
  • 何地:何处。
  • 可闻风:能听到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对友人斯远所寄文卷的回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书信和文卷在维系友情中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行时取别太匆匆”描绘了离别时的匆忙情景,透露出无奈和不舍。次句“别后经怀数载中”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长久思念。后两句“赖有书函与文卷,不然何地可闻风”则巧妙地将书信和文卷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在通讯不便的时代,书信和文稿对于维系友情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信文稿的感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时取别太匆匆”:描述了离别时的匆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
  2. “别后经怀数载中”:强调了离别后的长久思念,数年的时间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3. “赖有书函与文卷”:指出书信和文卷在维系友情中的重要作用,是情感的寄托。
  4. “不然何地可闻风”:反问句式,强调了在通讯不便的时代,书信和文稿对于获取友人消息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反问:“不然何地可闻风”使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突出了书信和文卷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书信和文卷在维系友情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描述离别的匆忙和离别后的长久思念,强调了书信和文卷在情感交流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书函”、“文卷”。这些意象代表了书信和文稿,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友情的维系和信息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书函与文卷”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 记录历史 B. 传递信息 C. 装饰房间 D. 学习知识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喜悦 C. 思念 D. 恐惧
  3. 诗中的“太匆匆”形容了什么? A. 时间 B. 离别 C. 速度 D. 心情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蕃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而赵蕃的诗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春三首 暮春书事四首 巫臣二首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其三{李贺宅}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离光山驿 和上维道祈雨有应 白沙闸西舣舟亭下二首 出伏调潘十 至日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唤的词语有哪些 浅闻小见 匕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多识君子 脱尔 名闻利养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心字底的字 睚眦之怨 大字旁的字 福禄双全 月异日新 祖日 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冤横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