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时间: 2025-05-07 01:38:55

诗句

提封俱是太平人,尔辈何缘独苦辛。

见说穷南有蛮蜑,直疑于此是比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38:55

原文展示:

提封俱是太平人,尔辈何缘独苦辛。见说穷南有蛮蜑,直疑于此是比邻。

白话文翻译:

整个地区都是太平盛世的人们,你们为何偏偏如此辛苦。听说南方偏远之地有蛮族和蜑族,简直怀疑这里就是他们的邻居。

注释:

  • 提封:指整个地区或国家。
  • 俱是:都是。
  • 太平人: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们。
  • 尔辈:你们。
  • 何缘:为何。
  • 独苦辛:特别辛苦。
  • 见说:听说。
  • 穷南:指南方的偏远地区。
  • 蛮蜑:指南方的少数民族,蛮族和蜑族。
  • 直疑:简直怀疑。
  • 比邻:邻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所作,反映了当时南方边远地区的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从安仁前往豫章的旅途中所作,通过对南方边远地区人民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他们辛苦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太平盛世的人们和南方边远地区人民的辛苦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边远地区的贫困。诗中“提封俱是太平人”与“尔辈何缘独苦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边远地区人民的艰辛。最后两句“见说穷南有蛮蜑,直疑于此是比邻”则进一步强调了边远地区的偏僻和与世隔绝,表达了对这些地区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提封俱是太平人”,描绘了太平盛世的全景,人们生活在安宁和谐的环境中。
  • 第二句“尔辈何缘独苦辛”,转向了对南方边远地区人民的关注,提出了为何他们如此辛苦的问题。
  • 第三句“见说穷南有蛮蜑”,引入了对南方偏远地区的描述,提到了那里的少数民族。
  • 第四句“直疑于此是比邻”,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地区的亲近感,仿佛它们就在自己的身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太平人与边远地区人民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 疑问:使用“何缘”提出疑问,增强了诗的思考性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社会的不平等和对边远地区人民的同情。通过对比和疑问,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意象分析:

  • 太平人:象征着安宁和谐的生活。
  • 苦辛:象征着艰辛和困苦。
  • 蛮蜑:象征着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封”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区 B. 一个国家 C. 一个城市 D. 一个村庄 答案:A

  2. 诗中“尔辈何缘独苦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同情 C. 疑惑 D. 无奈 答案:B

  3. 诗中“蛮蜑”指的是什么? A. 南方的少数民族 B. 南方的动物 C. 南方的植物 D. 南方的风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比太平盛世和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边远地区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边疆人民的同情。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比太平盛世和边远地区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做修行要知捷迳 齐天乐·莺湖访孙 齐天乐 万寿节 齐天乐 两宋词人分赋得碧山二首 其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 其二 齐天乐 立春日柬高谡 齐天乐 赠陆天涛使君浚江阴城河 齐天乐 万籁初寂,凉月在庭,清风徐来,响动檐铁,欹枕听之,使人黯然欲绝也 齐天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神怡心静 挑唆是非 打枪 彑字旁的字 包含透的词语有哪些 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云得意 三框儿的字 秦七 丘甲 儿字旁的字 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机深智远 保息 穿孝 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文章魁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