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军中杂歌》

时间: 2025-04-30 02:38:25

诗句

北面行台号令新,绣旗豹尾渡河津。

檄书才下降书至,不用儿郎打女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8:25

原文展示:

军中杂歌
作者:陆游

北面行台号令新,
绣旗豹尾渡河津。
檄书才下降书至,
不用儿郎打女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新的号令在行台发布,绣制的旗帜随风飘扬,渡过河流。刚刚降下的檄书传来,不再需要年轻的士兵去征伐女真族。

注释:

  • 北面:指北方的行台,这里特指军事指挥部。
  • 行台:古代的军事指挥所。
  • 绣旗:带有精美刺绣的旗帜,象征军队的威武。
  • 豹尾:指旗帜的装饰,寓意勇猛。
  • 渡河津:渡过河流的渡口。
  • 檄书:命令书,古代用来发布军事命令的文书。
  • 儿郎:年轻的士兵。
  • 女真:指女真族,金朝的建立者,历史上与宋朝有过多次战争。

典故解析:

“女真”是指满族的前身,陆游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对峙,诗中提到不再需要年轻士兵去征讨女真,反映了当时的战争局势和陆游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诗作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与金朝的战斗不断,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斗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陆游的《军中杂歌》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军事号令的发布和军队的状态,绣旗和豹尾的意象展示了军队的威风,同时也暗示了军人责任与荣耀的双重性质。接下来的两句转向了对战斗的反思,檄书的降下意味着命令的来临,但陆游却提到“不用儿郎打女真”,这不仅是对年轻士兵的心疼,更是对战斗的厌倦和对国家和平的渴望。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情感深邃,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北面行台号令新:新的命令从北方的军事指挥部传来,表明局势的变化。
    2. 绣旗豹尾渡河津:华丽的旗帜在河流上空飘扬,象征着军队的气势和士气。
    3. 檄书才下降书至:命令书刚刚降下,传达出新的政令。
    4. 不用儿郎打女真:不再需要年轻士兵去征讨敌人,这是一种对战争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绣旗和豹尾象征着军队的威武与荣耀。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展示了对年轻士兵的关心和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绣旗:象征着军队的荣耀与威风,同时也代表着责任与使命。
  • 豹尾:寓意勇猛与强悍,反映了军队的气质。
  • 檄书:象征着命令与权威,代表着战争的不可避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真”指的是哪个民族?

    • A. 汉族
    • B. 满族
    • C. 蒙古族
    • D. 藏族
  2.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渴望
    • B. 对和平的向往
    • C. 对胜利的期待
    • D. 对敌人的仇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军中杂歌》和杜甫的《兵车行》都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陆游更多地表达了对士兵的关心,而杜甫则通过对战争对百姓影响的描写,展现出更广泛的社会悲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游黄杨岩 翠竹峰 淘金山 思古堂 偈四首 其四 偈四首 其三 偈四首 其二 偈四首 其一 寄王人土 台引侄过海幢示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养寿 荒耄 糸字旁的字 千灾百病 皓齿蛾眉 台柱子 恢宏 断篇儿 襟怀洒落 缠绵床褥 砺世摩钝 斤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