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1:30
《太湖诗·桃花坞》
作者:皮日休 〔唐代〕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
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
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
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
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
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
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
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
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沿着南岭的曲折小路,整整一天穿行在林间的树荫中。
我穷尽深处来到这个桃花坞,兴致随之而升。
虽然这里的名字叫桃花坞,但却看不到桃花的绽放。
这恐怕是武陵溪吧,世外桃源自我封闭,日月不再流转。
我倚靠在山峰的小精舍,岭上余下的耕地已经荒芜。
任凭洞口回环曲折,云雾随意披拂。
闲散的鸟儿啼鸣悠扬,危险的猿猴在岩石上沉睡。
轻柔的微风吹拂着重叠的山岚,碧绿的尘埃轻轻飘扬。
清幽的阴凉使人打盹,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敲打竹子发出铮铮的响声,玩水的声音争先恐后。
空荡的斋房蒸煮着柏叶,野外的饭菜调和着石头的味道。
我空自羡慕坞中人,终身无履袜,悠然自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皮日休,唐代诗人,以擅长山水、田园诗闻名,生平多次游历,喜爱隐逸生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尤其善于描绘山水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时,表达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外桃源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太湖诗·桃花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南岭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曲折而美丽的行程,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尤其是“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也随着诗人一起走入这片宁静的桃花坞。
诗中提到的“桃花坞”虽然名字美丽,但却没有桃花绽放,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一句,点出桃花坞的世外桃源的理想与实际的隔阂,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
接着,诗人描绘了小精舍的环境,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闲禽的啼叫、猿猴的沉睡,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显示出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的山水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纯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太湖诗·桃花坞》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皮日休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什么?
A) 现实的繁华
B) 理想的生活
C) 忧伤的回忆
D) 逃避的心态
诗中“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物质生活的渴望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无奈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