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5:13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感叹成道之人自古以来的衰微,选择避世远离纷扰的尘世生活。尽管荆杞的果实虽是干瘪的,但烟霞中的景色依然使人神往。诗人于此地感受到灵气,心中愉悦,随意游玩。古老的石头显得滑腻,烟雾缭绕而轻柔。松树的树脂沾染了幽静的小径,水草漂浮在孤独的岸边。五彩缤纷的藤萝和树影交错,鸟儿在其中嬉戏。山岩的缝隙中,海的光辉与天空交融。猿猴成群回归,白云逐渐散去。黄昏时分,蟾蜍在景色中出现,清晨的水汽渐渐消散。风和日丽,诗人采撷幽静的韵味,仿佛在学习高雅的文人之风。诗人感慨自己向往古人的文采,吟咏时不禁叹息。即便明暗有别,今天的吟唱依旧值得赞美。
作者介绍:皮日休,字岳阳,号卧云,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士人的欣赏与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于虎丘寺期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对清明时光的追求。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是一首充满灵性与自然美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的开头提到成道之人,立刻引入了道家思想,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避世穷炎汉”一语,彰显了对纷扰社会的厌倦,渴望逃离尘世的宁静之心。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静谧与神秘,松膏、蘋沫等意象的使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仿佛在呼唤诗人回归自然。在人与自然的交融中,诗人感受到灵气与愉悦,表明了他对清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黄昏与清晨的景象,蟾蜍与白云的出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变化的气氛。诗人自述“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表达了对古人文采的追慕,以及对于文学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既有对隐逸人生的赞美,也有对世俗浮华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安宁与愉悦,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荆杞”象征什么?
诗中“风日采幽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并引发对相关诗词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