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4:57
满江红 赞谁庵殷管辖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谁是庵儿,阿谁在庵中撑柱。
看饥来吃饭,谁知甘苦。
角徵宫商谁解听,青黄皂白谁能睹。
向平常日用应酬人,谁区处。
是谁行,是谁举。
是谁默,是谁语。
这些儿透得,便知宾主。
外面形躯谁做造,里头门户谁来去。
造无为毕竟住谁庵,朱陵府。
这首诗问到,谁是这座庵堂的主人,谁在庵中支撑着柱子。
饥饿之时来此用餐,谁又能懂得其中的甘苦?
谁能听懂角徵宫商的乐音,谁能看清青黄皂白的色彩?
在日常的交际中,谁又能分清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是谁在这里走动,是谁在这里举杯?
是谁在这里沉默,是谁在这里言语?
如果能够透彻这些,便能够认清宾主之间的关系。
外在的身形是谁创造的,内在的门户又是谁来往的?
最终,谁能够在无为中真正住在这庵堂,朱陵府。
作者介绍:
李道纯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常带有哲理性,关注人生的意义与内在的自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代,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对庵堂的描写,反映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满江红 赞谁庵殷管辖》通过对庵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诗人在问答之间,流露出一种幽深的哲学思考,试图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的真实。这种提问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辨的气息,既有对生活苦乐的感叹,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入剖析。诗中的“是谁行,是谁举”,不仅仅是对庵堂内外行动者的疑问,更是对自我存在的追问,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形成和谐的对仗,增强了其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是谁行,是谁举”形成了对称的句式,增加了韵律感和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庵堂的描写,引发对人际关系、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社会中面临的困惑和无知,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是谁默,是谁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询问谁在说话
B. 探讨人们的沟通状态
C. 反映人的内心独白
D. 对比沉默与言语
“外面形躯谁做造,里头门户谁来去”意指:
A. 外表与内心的矛盾
B. 外在事物的变化
C. 生命的轮回
D. 社会的流动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道纯的这首诗更具哲理性,而李白则更关注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