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睢阳学舍书怀》

时间: 2025-04-30 04:21:24

诗句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1:24

原文展示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理想的追忆与思考。白云飘渺,遥远的帝乡难以抵达;汉代的宫苑中,谁能奏响洞箫的乐曲呢?虽经历诸多磨难,不应悲叹如凤鸟般的哀歌;即使才华平凡,依然可以作小诗赋予鹪鹩。即使颜子那般的高洁思想仍然能让我心中欢愉,若琴遇到了钟君,心中的怨恨也会随之消散。只要文艺不灭,何必怨恨山中小苗的微不足道。

注释

  • 白云无赖:白云漂浮不定,象征着远方的故乡。
  • 帝乡:指的是皇帝的故乡或故国。
  • 汉苑:指汉朝的皇家园林,象征繁华与奢华。
  • 洞箫:一种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凤鸟:凤凰,象征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 鹪鹩:一种小鸟,象征平凡的才能。
  • 颜子:指颜回,孔子的弟子,象征高尚品德。
  • 钟君:钟期,知音,象征真正的理解与共鸣。
  • 斯文:文艺、文化,指理想与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少穆,晚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倡导“先忧后乐”的思想,作品多表现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睢阳学舍书怀》作于范仲淹在睢阳任职期间,诗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在逆境中仍不失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睢阳学舍书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范仲淹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白云无赖帝乡遥”引入,白云象征着远方,表现出对故乡的无奈与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汉苑谁人奏洞箫”的提问,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当下境遇的思考。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意在提醒我们,经历了许多磨难,并不应该沉湎于悲伤,平凡的才能亦能创造出动人的诗篇。接下来的“瓢思颜子心还乐”,表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心中仍然可以保持一份快乐与满足。

最后,诗人以“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作为结尾,强调了文化与理想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信念和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云无赖帝乡遥:白云无拘无束,遥远的故乡让我感到无奈。
  2. 汉苑谁人奏洞箫:汉代的皇家园林中,谁能够奏响那优雅的洞箫呢?
  3. 多难未应歌凤鸟:经历多次磨难,为什么要像凤鸟那样唱悲歌?
  4. 薄才犹可赋鹪鹩:即使才华平平,也可以写出小诗赋予鹪鹩。
  5. 瓢思颜子心还乐:即使心中有烦恼,像颜回一样的高洁思想仍让我快乐。
  6. 琴遇钟君恨即销:若琴能够遇到知音钟君,心中的怨恨也会随之消散。
  7. 但使斯文天未丧:只要文化与理想没有消失,
  8. 涧松何必怨山苗:那涧边的松树又何必怨恨山中小苗的渺小呢?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白云”、“凤鸟”等意象进行比喻,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排比:多次使用“谁”、“何必”等词语,增加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与文化的坚守,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信念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表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无拘束、自由,表现对故乡的渴望。
  • 洞箫:象征高雅文化,反映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凤鸟:象征理想与追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鹪鹩:象征平凡与真实,体现对生活的态度。
  • 涧松:象征坚韧与不屈,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苑”象征什么?

    • A. 古代的家园
    • B. 皇家园林
    • C. 诗人的思乡之情
  2. “但使斯文天未丧”中的“斯文”指代什么?

    • A. 诗歌
    • B. 文艺与文化
    • C. 个人情感
  3. 诗中提到的“涧松”象征什么?

    • A. 年轻的树木
    • B. 坚韧与不屈
    • C. 远方的山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展现了对家国的思念与壮丽山河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睢阳学舍书怀》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与文化的坚守,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乱带来的苦痛,而范仲淹则在困境中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积极心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仲淹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韦渚秋夜有怀见寄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小鱼咏寄泾州杨侍郎 得耿湋司法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郑仓曹畅参军昆季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 蓝溪期萧道士采药不至 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侯仓曹钊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蚀本生意 如运诸掌 雷咆 缮校 门字框的字 亨屯 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鬼柳 页字旁的字 好谋无决 目无下尘 大起大落 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王侯 清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