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1:24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故乡和理想的追忆与思考。白云飘渺,遥远的帝乡难以抵达;汉代的宫苑中,谁能奏响洞箫的乐曲呢?虽经历诸多磨难,不应悲叹如凤鸟般的哀歌;即使才华平凡,依然可以作小诗赋予鹪鹩。即使颜子那般的高洁思想仍然能让我心中欢愉,若琴遇到了钟君,心中的怨恨也会随之消散。只要文艺不灭,何必怨恨山中小苗的微不足道。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少穆,晚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而闻名,在文学上成就斐然,倡导“先忧后乐”的思想,作品多表现家国情怀。
《睢阳学舍书怀》作于范仲淹在睢阳任职期间,诗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在逆境中仍不失理想的坚定信念。
《睢阳学舍书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范仲淹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白云无赖帝乡遥”引入,白云象征着远方,表现出对故乡的无奈与渴望。接着,诗人通过“汉苑谁人奏洞箫”的提问,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当下境遇的思考。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意在提醒我们,经历了许多磨难,并不应该沉湎于悲伤,平凡的才能亦能创造出动人的诗篇。接下来的“瓢思颜子心还乐”,表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心中仍然可以保持一份快乐与满足。
最后,诗人以“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作为结尾,强调了文化与理想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信念和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对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与文化的坚守,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信念的积极态度。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表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汉苑”象征什么?
“但使斯文天未丧”中的“斯文”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涧松”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