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时间: 2025-05-05 07:27:26

诗句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7:26

原文展示: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白话文翻译:

据说王子仙留下了一匹骏马,润边是那匹马的遗址。当时的青云之路,连鸡犬都能获得。未必真有龙媒,只是悠然自得在平地而已。

注释:

  • 王子仙:传说中的仙人,常被称为王子,意指其超凡脱俗的地位。
  • 润边:指代马的遗迹,可能是指马的名字或地名。
  • 青云路:象征通往成功和高位的道路。
  • 鸡犬亦可致:比喻在那样的环境中,连鸡和狗都能获得成功。
  • 真龙媒:比喻仙鹤或神兽,暗指优秀的人才或机遇。
  • 悠悠在平地:形容一种淡然自得的态度,不拘泥于浮华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千里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岳阳楼记》而闻名,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强调责任与担当。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仲淹游览嵩山时,表达了他对成功与机遇的思考。通过对马的传说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认识。

诗歌鉴赏:

在《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中,范仲淹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开头的“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既道出了传说中的神秘性,也引发了人们对成功之路的向往与追寻。而“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在理想的环境下,成功并非仅靠个人努力,而是时势所造。诗的最后一句“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则表达了对成功的淡然态度,指出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外在的名利,而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对成功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范仲淹深邃的哲思与超然的境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智慧与哲理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传说中,王子仙留下了一匹骏马,表明这匹马极其珍贵。
  •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在那样的环境中,连鸡和狗都能成功,说明机遇的普遍性。
  •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成功的标准并不一定是显赫一时,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成功比作“青云路”,暗示其高远与不易。
  • 夸张:用“鸡犬亦可致”夸大成功的容易,反衬现实的复杂。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成功的不同视角的探讨,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机遇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子仙:象征理想与超脱。
  • :象征才能与机遇。
  • 青云路:象征成功与理想之路。
  • 鸡犬:象征普通与平凡的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子仙留下的是什么动物? A. 一只狗
    B. 一匹马
    C. 一只鸡
    D. 一只羊

  2. “鸡犬亦可致”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A. 只有人才能成功
    B. 成功需要特别的才能
    C. 在良好的环境下,任何生物都有可能成功
    D. 成功是偶然的

  3. “未必真龙媒”中的“龙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机遇或才华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地点

答案:1.B;2.C;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范仲淹与苏轼在诗中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范仲淹更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淡然,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范仲淹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一 闻角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二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一 独夜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秋夜 重游弁山 其二 重游弁山 其一 早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撑达 解衣推食 原形毕露 附统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功狗功人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圜钱 邑字旁的字 久历风尘 高卧东山 凄妍 魑魅罔两 疋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