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8:09
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
范仲淹
刑措东南始诏回,重分邦计命钦哉。
于公已积充闾庆,萧相还施富国才。
十郡甘棠歌未歇,一方流马路初开。
启心知有嘉谟在,足乱云霓忆帝台。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南运使张傅前往南方的祝福与期待。诗中提到东南地区开始颁布新政,重划行政区划,令人感到兴奋。作者提到,张傅已经在公共事务上积累了很多的功劳,且萧相(即萧景先)也将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十个郡的甘棠歌声未曾停止,而新开通的通道也在逐步形成。最后,作者希望能够看到更好的治理方针,并怀念往日的繁华。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关注社会民生,积极推行改革,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
此诗写于范仲淹任职期间,张傅担任江南运使,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变化与民生的安宁。范仲淹以此诗表达对张傅的期望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以其清新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范仲淹对政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望。首先,诗开篇即提到法令的施行与治理的重建,显示出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张傅作为运使,承载着重要的责任,诗中对他的赞美不仅是对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将要发挥的作用的期待。
接着,诗中提到“十郡甘棠歌未歇”,以甘棠歌声象征着民众的安定与繁荣,表现了对地方治理的信心。此时,流马之路的开通也暗示着经济的繁荣与交流的便利,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活力。
最后,诗人在结尾处提到“启心知有嘉谟在”,表现了对未来治理方针的期待,阐明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范仲淹的政治理想,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民生的深切关怀。
全诗反映了范仲淹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对张傅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诗中“刑措东南始诏回”指的是什么?
“十郡甘棠歌未歇”暗示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萧相”指的是谁?
可以将《送江南运使张傅度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但范仲淹更强调治理的希望与民生的安乐,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