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6
赤伏开兴运,昆阳定壮图。 官仪还旧物,效兆建新都。 杲日群阴破,油云万类苏。 銮舆陟乔岳,玺绶抚匈奴。 厚禄优诸将,嘉猷访大儒。 重明绍深构,栾叶奉规摹。 叔世纲知紊,遗风节义扶。 袁安空陨涕,杨震卒蒙辜。 佞指车前鹿,人瞻屋上乌。 炎精尽河渚,黄眚兆当涂。 青简传良直,金华侍燕娱。 兴衰炳辙迹,涉慝粲龟行。 赫赫天光照,孳孳睿思纡。 方齐建武治,不啻永平俱。 化盛文明正,恩隆饮食需。 晞阳惭札棘,濡咮愧鹈鹕。 帝力一成大,臣功报效无。 先民诚可监,愿不忘斯须。
赤色的伏羲开启了兴盛的运势,昆阳之战稳固了伟大的图谋。 官仪恢复了昔日的物品,效仿兆的治理,建立了新的都城。 阳光驱散了群山的阴霾,万物在油云下复苏。 皇帝的车驾登上高山,印玺和绶带抚慰匈奴。 优厚的俸禄厚待将领,英才得到礼遇和访求。 重明继承了深远的构想,栾树叶子奉献规范的摹写。 叔世的纲领被混乱所凌驾,遗风与节义得以扶持。 袁安徒然流下眼泪,杨震最终遭到冤屈。 谄媚之人指引车前的鹿,众人仰望屋顶的乌鸦。 炎热的精力消耗在河边,黄昏的预兆在当涂显现。 青简传递正直的思想,金华侍从燕子欢娱。 兴衰的轨迹明亮如辙,涉世的贪婪如龟行般光明。 赫赫的天光照耀着,孳生的睿智思维盘旋。 方刚建立武帝的治国,正如永平时代的盛世。 文明的兴盛和正义,恩泽普遍于饮食之需。 曦阳下,感到羞愧于荆棘,湿漉漉的愧疚如鹈鹕。 帝王的力量成就伟大,臣子的功劳报效无尽。 先民的事迹可供借鉴,愿不忘此刻的时光。
作者介绍: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北宋历史学家、政治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他在政治上主张保守,反对激进改革,倡导重视传统与历史。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官场的宴会之际,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对国家兴盛的关心。
这首诗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回顾了汉朝的兴衰历程,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切思考。开篇即以“赤伏开兴运”引入,彰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接着提到昆阳之战,展示了古代英雄为保家卫国所做的努力。诗中多次提到“官仪”、“厚禄”,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关注,尤其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权臣的警惕。此外,诗人通过对袁安、杨震的叙述,表达人心向背、忠诚与背叛的对比,沉重而深刻。结尾部分,诗人则表达了希望借鉴先民的教诲,不忘历史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与文化的传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例如“赫赫天光照”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在于反思历史,赞美忠义,呼吁珍惜当下,传承文化。
选择题:
填空题:
答案:效仿古代的成功。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