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47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
(作者:司马光)
明直君臣合,安危将相兼。
金章四辅贵,玉帐万兵严。
御侮长城隐,临繁利刃铦。
南山陨岩石,何以慰民瞻。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贤明之士的哀悼,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及其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性。诗中提到金章与玉帐象征着地位与权力,展示了统治者的威严与责任。长城的隐秘象征着对外敌的防御,而南山陨落的岩石则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悲痛,最后以疑问形式表达了对丧失的哀伤与对民众安慰的渴求。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倡导儒家理念,政治上主张宽政和清明,反对权臣专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司马光对其友人程公的悼念之时,程公是其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支持者与朋友。诗中反映出对理想君臣关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相国广平文简程公挽歌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挽歌,通过对君臣关系的描绘,表达了对程公的敬仰与怀念。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出司马光对国家、对友人深切的情感。在第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信任,这种关系是国家安危的基石。金章与玉帐的意象则进一步映衬了统治者的责任与权威。后半部分提到的长城与南山的意象,不仅是对国家安全的思考,也隐含了对民众苦难的深刻同情。
诗的结尾通过“何以慰民瞻”的疑问,表现了诗人对民众安慰的渴求,进一步深化了对程公的怀念,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理想与情怀。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友人的追思,也是对整个国家前途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程公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描绘君臣和谐与国家危机,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金章四辅贵”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君主的威严
b) 大臣的权力
c) 国家富饶
“南山陨岩石”象征什么?
a) 国家安定
b) 国家动荡
c) 国家繁荣
诗的最后一句“何以慰民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国家的担忧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民众的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司马光的这首挽歌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表达情感上的异同。王勃更强调个人的壮志与人生的无常,而司马光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安危与民众的苦难,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