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时间: 2025-04-28 18:07:14

诗句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

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

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7:14

原文展示:

念奴娇(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作者:韩元吉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
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
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白话文翻译:

去年秋天的中间,正是都城的离别时刻,大家相约告别。
潋滟的双溪上,新来的大雁飞过,重又看到了往时的明月。
走到高楼上,凄凉地看着镜子,黑发已经白了很多。
傍晚的晴天,烟雾缭绕的树旁,有人飞下了红叶。
还记得江浦的潮水涌起,云涛在天际翻滚,金色的波浪一片。
千里相望就像做梦一样,远望空山环绕着碧绿。
醉酒拍击着朱红的栏杆,满头插着丹桂,细细与月中嫦娥倾诉。
倚风孤独地啸叫,恍若置身于瑶池仙境。

注释:

  • 潋潋: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双溪:指两条溪流,可能象征友情或亲情的分离。
  • 姮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常与月亮相关联。
  • 瑶阙: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字廷璧,号云阁,因其诗歌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中秋之际,诗人携儿辈于月下游玩,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通过描绘中秋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亲友分离的深刻感慨。开头通过回忆去年的离别,诗人引发对往事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惆怅的情绪。随着大雁的飞过,明月的出现,诗人似乎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高楼、镜子、白发等意象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挽留的遗憾。

晚晴的景象与红叶的飘落,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时间无情流逝的象征。诗人在此情此景中,依然怀念那潮起潮落的江浦,回忆起过往的美好瞬间,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最后,醉于朱阑之上,插上丹桂,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月中嫦娥的倾诉,则增添了一丝浪漫与神秘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渗透出浓烈的思乡情与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去年秋半:回忆去年秋天的中旬。
    2. 正都门结束:指离别的时刻。
    3. 潋潋双溪新雁过:新来的大雁飞过双溪,象征着新的开始。
    4. 重见当时明月:再次见到那时的明月,勾起回忆。
    5.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走到高楼,凄凉地看着自己的容颜。
    6. 绿鬓纷成雪:黑发已变成白发,暗示时光流逝。
    7.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晚秋的景色,红叶随风飘落。
    8. 还记江浦潮生:忆起江边潮水涌动的情景。
    9. 千里相望浑似梦:千里之外的景象如梦幻般。
    10.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在栏杆上拍打,满头插着桂花。
    11. 倚风孤啸:倚在风中独自高歌。
    12. 恍然身在瑶阙:似乎身处仙境,恍若无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受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绿鬓纷成雪,晚晴烟树”,增强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大雁:象征离别与归来。
  • 红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丹桂:象征美好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雁”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新的开始
    • C. 悲伤
  2. “倚风孤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与渴望
    • B. 热情与欢乐
    • C. 忧伤与怀念
  3. 诗中所描绘的月亮与大雁象征了什么?

    • A. 失去的友情
    • B. 生命的轮回
    •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1.B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念奴娇》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但前者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感,而后者则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山居送僧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送妻入道 题湖台 濉阳行 竹里 题苏仙宅枯松 题善光寺 题连云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治一乱 窥园 厄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言行若一 学贯古今 从容有常 包含诈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款字 榆罡 双人旁的字 塘火 局操 归马放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