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秋后和李大向阳》

时间: 2025-05-07 06:37:53

诗句

风雨当门自有秋,豆花蟋蟀各为谋。

落星古道晨驱雁,举火新畬夜饭牛。

不近郭城催就稼,因留山水数登楼。

笛声从此参差甚,容易月明人尽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7:53

原文展示:

风雨当门自有秋,豆花蟋蟀各为谋。
落星古道晨驱雁,举火新畬夜饭牛。
不近郭城催就稼,因留山水数登楼。
笛声从此参差甚,容易月明人尽愁。

白话文翻译:

秋天已经悄然来临,风雨也随之而至,豆花和蟋蟀各自在为自己的生存做打算。晨曦里,落下的星星在古老的道路上驱赶着归雁,夜晚,点燃篝火,准备新收的稻谷与牛只共进晚餐。远离城郭,催促着农作物的生长,因而留恋山水,偶尔登高望远。笛声此起彼伏,在明月之下,令人感到无尽的愁绪。

注释:

  • 风雨当门:天气的变化,暗示秋天的到来。
  • 豆花蟋蟀:豆花与蟋蟀分别代表大自然中的生物,表达生物的生存状态。
  • 晨驱雁:晨光中,归雁飞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举火新畬:点燃火堆,准备丰收的晚餐。
  • 不近郭城:远离城市,回归自然。
  • 参差甚:笛声时高时低,形容音乐的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寿祺,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立秋后和李大向阳》创作于秋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农事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气氛与农家生活,诗人在风雨之中感受到秋的来临,豆花和蟋蟀的生活状态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诗中“落星古道晨驱雁”通过晨光映衬出秋天的清新,描绘了归雁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季节的更替。夜晚的“举火新畬”则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诗的最后两句“笛声从此参差甚,容易月明人尽愁”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结合,笛声在静谧的夜空中回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当门自有秋:门前的风雨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 豆花蟋蟀各为谋:自然中的豆花与蟋蟀各自在为生存而努力。
  3. 落星古道晨驱雁:晨光中,古道上有归雁飞过,象征着时光流逝。
  4. 举火新畬夜饭牛:夜晚点火做饭,准备丰收的稻谷与牛只一起享用。
  5. 不近郭城催就稼:远离城市,催促着田里的作物生长。
  6. 因留山水数登楼:因而留恋山水,偶尔登高望远。
  7. 笛声从此参差甚:笛声此起彼伏,表现出音乐的变化。
  8. 容易月明人尽愁:在明月下,笛声容易引发人的愁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落星古道”与“晨驱雁”。
  • 拟人:豆花和蟋蟀被赋予了生存的意图,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与农家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们在自然变化中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豆花:代表丰收的希望和生机。
  • :象征着归属与团聚。
  • 笛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曲调的变化也反映了内心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些?

    • A. 蟋蟀
    • B. 雁
    • C. 牛
    • D. 所有选项
  2. “落星古道晨驱雁”中“晨”指代什么时间?

    • A. 早上
    • B. 晚上
    • C. 中午
    • D. 黄昏
  3.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无所谓
    • D. 恐惧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在自然中对人情的感慨,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万寿祺的则显得细腻与温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前韵谢同楼诸公 重阳坐邑中旅舍 和息庵呈蒙山韵 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元夕醉梅山弟家 春晚课摘茶 蔡峰似徐鳞卿 乡人为予再赏凤花求赋 后圃侍郎芍药酴醾三花竞发戴时可载酒来同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动员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用字旁的字 怅怅不乐 疑难杂症 瞪眼咋舌 蜗牛庐 层出迭见 干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选种 斗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詟伏 体候 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