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24:09
除夜
王禹偁
四十强而仕,礼文可遵守。
筮仕已十年,明朝三十九。
自知得禄早,左宦诚宜有。
年虽过潘岳,未为全白首。
贫犹胜墨子,黔突聊供口。
若比张辟强,吾甘为老丑。
若比太公望,吾方为少秀。
任从新岁来,且献高堂寿。
更解金貂冠,多贳商山酒。
全诗翻译:
在四十岁时我已进入仕途,遵循着礼仪和文法。
经过十年的占卜得仕,明天我将年满三十九。
我自知得官较早,身为宦官实在应有的。
虽然年纪已过潘岳,但我并未白头。
贫穷尚胜墨子,黔突也能养活自己。
若比张辟的强,甘愿做个老丑。
若比太公的志向,我也算得上年轻俊秀。
任凭新年到来,我且为高堂祝寿。
更将金貂冠解下,痛快地喝上商山酒。
王禹偁,字子明,号静斋,宋代诗人、政治家,仕途经历丰富,个性耿直。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除夜》是王禹偁在除夕之际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年岁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除夜》以其清新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对仕途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王禹偁以四十岁为界,回顾自己的官场生涯,感受礼文的约束与施展。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年龄的自我反思,表现出一种不屈服于衰老的态度,尽管已过而立之年,但心中依然怀有年轻的激情与理想。
诗中提到的潘岳和墨子,分别代表了美貌与智慧的对比,王禹偁则表现出一种“贫犹胜墨子”的自信,暗示自己在道德与智慧上依然超越物质贫穷。通过对比张良与太公,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官位与人生价值的思考。他甘愿为老丑,但也不甘于平庸,显示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高堂寿、商山酒结束,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人生难免有起伏,但依然要庆祝生命的每一个时刻,迎接新年的到来,表达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与历史人物的比较,深化了自身的情感表达。同时,诗人用“金貂冠”与“商山酒”象征了官位与生活的双重追求,展示了其复杂的人生观。
整首诗歌的主题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展望,表达了在岁月流逝中依然追求理想和乐观生活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体现出诗人对权力与享乐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多维度的理解。
王禹偁在四十岁时已经做了什么?
A. 退休
B. 入仕
C. 旅行
D. 学习
诗中提到的“潘岳”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哲学家
C. 一位美貌的历史人物
D. 一位政治家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生活的享受
C. 对官位的追求
D. 对贫穷的抱怨
王禹偁的《除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的作品更强调对官场生活与个人理想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