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24
送葛谦问
作者: 蔡戡 〔宋代〕
功名固有更何疑,
平步青云不用梯。
他日玉堂风雨夜,
略移清梦到荆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葛谦的祝福与期待。他认为功名是必然的,不必质疑;即便没有借助梯子,也能平步青云,顺利升迁。未来的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将轻轻地把梦境从玉堂移至荆溪,让清梦伴随他一路前行。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蔡戡送别好友葛谦之际,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仕途的期待与向往。
《送葛谦问》是一首浓缩了古代文人对仕途理想追求和友谊深情的佳作。诗中前两句“功名固有更何疑,平步青云不用梯”,展示了诗人对葛谦未来前途的坚定信心,强调了功名的必然性和顺利升迁的美好愿景。这种乐观的态度不仅是对朋友的鼓励,也是对自身理想的追求。
然而,在后两句“他日玉堂风雨夜,略移清梦到荆溪”中,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即便前途光明,也难免会遇到风雨,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依然可以将清梦送到荆溪,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期望,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风范和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功名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平步青云”指的是什么?
“他日玉堂风雨夜”中的“风雨”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葛谦的态度是: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蔡戡的《送葛谦问》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出对理想和前途的向往,但蔡戡更注重个人的情感和友谊,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志与大气。二者虽同为古诗,但风格与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送葛谦问》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