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赵清献墓》

时间: 2025-05-09 00:12:28

诗句

南渡先贤迹已稀,萧然华表立山陂,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不到林间读隧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2:28

原文展示:

《赵清献墓》 南渡先贤迹已稀,
萧然华表立山陂。
可曾长吏修祠宇,
便恐樵人落树枝。
几度过坟偏下马,
向来出蜀只携龟。
自怜日暮天寒客,
不到林间读隧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贤赵清献的追怀和对当今社会的感慨。南渡后,往日的名贤踪迹已然稀少,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华表矗立在山坡上。可曾有长官修建祠庙,以纪念先贤?我担心樵夫在此伐木时,会无意中折断树枝。几次经过这座坟茔,我总是下马行走,向来从蜀地出发时,只带着一只老龟。自怜日暮时分,天气寒冷,我这个客人却无法在林间静心地阅读碑文。

注释:

  • 南渡:指南宋时期,许多文人因战乱南渡,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
  • 先贤:指前辈的贤人,特指赵清献。
  • 华表:古代用以标志或纪念的建筑物,这里象征着对先贤的怀念。
  • 长吏:地方官员。
  • 樵人:砍柴的人,隐喻社会的普通劳动者。
  • 隧碑:指墓碑,表现出对先贤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彦甫,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为人刚直,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历史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赵清献墓的缅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当下的无奈。

诗歌鉴赏:

《赵清献墓》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赵清献的追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全诗共八句,四联,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诗的开头提到“南渡先贤迹已稀”,引入了历史的沉痛和对“先贤”的追忆,随即以“萧然华表立山陂”描绘出一幅孤寂的场景,华表作为纪念先贤的象征,却显得冷清而孤独,隐含了对文化遗产失落的忧虑。

接下来的“可曾长吏修祠宇,便恐樵人落树枝”,诗人质疑当今的官员是否还会修建祠宇来纪念先贤,反映出对社会责任的失落感。同时,樵人象征着普通百姓,诗人用“便恐”来表露对社会环境的担忧,强调了先贤的精神需要被传承。

“几度过坟偏下马”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重,诗人即使在行走中也不忘下马致敬,展现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则反映出诗人在日暮时分的孤寂与无奈,象征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却因社会的冷漠而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现实的失望,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渡先贤迹已稀:南宋时期,文人因战乱南渡,先贤的踪迹渐渐稀少。
  2. 萧然华表立山陂:华表孤立,象征着对先贤的怀念和文化的失落。
  3. 可曾长吏修祠宇:质疑当今官员是否会修建祠庙以纪念先贤。
  4. 便恐樵人落树枝:担心普通劳动者的行为会无意中伤害到文化遗产。
  5. 几度过坟偏下马:表达对先贤的敬重,即使经过坟墓也会下马致敬。
  6. 向来出蜀只携龟:从蜀地出发,带着老龟,象征着对历史的追忆与尊重。
  7. 自怜日暮天寒客:在寒冷的日暮时分,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奈。
  8. 不到林间读隧碑:无法在林间阅读碑文,表现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先贤的辉煌与当今的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华表象征对文化的缅怀,老龟象征历史的沉淀。
  • 拟人:樵人无意中折断树枝,象征着对文化的伤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清献墓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现实的失落,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社会冷漠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表:象征着对先贤的纪念与文化的传承,反映出社会对历史的遗忘。
  • 樵人:普通劳动者,代表社会底层,暗示着对文化遗产的忽视。
  • 老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长久的记忆,突显出对先贤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南渡”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文人?

    • A. 北宋
    • B. 南宋
    • C. 唐代
    • D. 明代
  2. 诗人对华表的态度是:

    • A. 崇敬
    • B. 无所谓
    • C. 讽刺
    • D. 怀念
  3. “樵人落树枝”隐喻了什么?

    • A. 劳动者的无知
    • B. 对文化遗产的伤害
    • C. 自然的力量
    •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赵清献墓》均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刘克庄则聚焦于对名贤的怀念和文化传承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报主希卫霍,分旄树殊功。幸际升平时,脱剑并櫜弓。蓑笠漫扶犁,相约事春农。句芒土膏动,播种分稑穜 劝农 重游洞庭 呈孙元素 乞赀曹勣 早春雪霁过灵趵泉赠玉瞿上人 景阳井 咏左伯桃羊角哀墓 失调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狂狯 声偶擿裂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罪逆深重 惶悚 截断 耳字旁的字 容当后议 生字旁的字 残开头的成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包含昙的词语有哪些 回拜 仁良 母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包含烃的词语有哪些 发愤忘食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