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41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纷纷跋扈飞扬。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到得市朝,变为陵谷,千载烝尝丞相堂。锦城外,有啭鹂音好,古柏皮苍。
曾经的卧龙诸葛亮,曾北征曹操,西击刘璋。看那沙头八阵,众神护佑,渭水之滨,他是一代才子,三代的文章辉煌。对此,我只想笑谈那些奸诈之人,尽管他已去世,但对士人的情感与理想依然不忘。想着他筹笔作画的地方,让子丹引去,仲达忙碌奔波。纷纷扰扰,四处飞扬。这位老者的深邃智慧难以测度。但他指引的纶巾,激荡着关山河流,灵旗征讨,夷族与汉族的将领齐聚。走进市朝,历史变为陵谷,千年后仍在丞相的堂上。锦城之外,传来黄莺婉转的歌声,古老的柏树苍翠挺拔。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静斋,宋代诗人,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以其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才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历史典故为主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通过对诸葛亮的怀念,抒发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及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权谋与忠义的反思。
《沁园春·昔卧龙公》以诸葛亮为主线,贯穿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敬仰。诗中的“昔卧龙公”不仅是对诸葛亮的称颂,更是一种对智慧与忠诚的向往。诗人以“北走曹瞒,西克刘璋”展示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而对“沙头八阵”的描绘则突显了他在战场上的绝世之能。
在情感层面,诗人通过“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表达了对奸诈之人的鄙视和对忠贞之士的怀念,这种情感在“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忠诚与奋斗的赞美。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又流露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诸葛亮的回忆,诗人不仅歌颂了历史的英雄形象,更表达了对伟大理想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纪念,探讨了忠贞与奸诈、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及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昔卧龙公”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沙头八阵”是形容什么?
诗人对“奸伪”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赤壁赋》相比,刘克庄的《沁园春·昔卧龙公》更加强调历史人物的道德与智慧,而苏轼则更多地探讨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无情流逝,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