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1:23
江夏无双旧姓黄,末科容我出寒乡。
人间学子垂垂老,天上丹枝恰恰芳。
避地本安元结洞,拥书犹记赞公房。
岂知今世持衡者,不听更筹听织芒。
江夏的黄姓人家是无可匹敌的,我这末科(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名)考生能否离开寒冷的故乡呢?
世间的学子渐渐老去,而天上的丹枝(指美好的前程)却正显得芬芳。
我避世生活在这里,心中安宁,手中仍记得赞美公房(指孔子之学)。
岂料如今的世道,持衡者(即权贵)不再听从我这种学子的建议,而更倾向于听那些编织美好谎言的人。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字山甫,号立方。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学子理想的压制,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本诗以“江夏无双”的引入,彰显了黄氏家族的显赫,同时反衬了作者自身的卑微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末科容我出寒乡”一句,葛立方表达了对于前途的渴望与无奈。接下来的“人间学子垂垂老”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学子们在追求理想的途中逐渐老去,暗示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而“天上丹枝恰恰芳”又将视线转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对比。而后两句“岂知今世持衡者,不听更筹听织芒”更是直指当时社会的现状,权贵们不愿倾听真正的建议,而是沉迷于虚假的繁华与美好幻想之中,显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
整首诗在情感上经历了从期待到失落的转变,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现实的无奈,带给读者深思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江夏无双”的意思是:
a) 江夏的黄姓家族非常显赫
b) 江夏是一个寒冷的地方
c) 江夏有很多优秀的学子
“人间学子垂垂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年轻的渴望
c) 对学业的自信
“岂知今世持衡者”所指的是:
a) 学者
b) 当权者
c)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